乳液聚合过程的工程开发与放大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ippers3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十二烷基硫酸钠为乳化剂,于70℃下进行了VAc/MMA种子与非种子半连续乳液共聚合。实验考察了组分、操作条件及种子与非种子聚合方式对体系稳定性、聚合速率、共聚物组成及其分布等的影响。同时,从理论上给出了加料速率与体系稳定性因子间的关系。在分析了乳液共聚合基本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VAc/MMA半连续种子乳液共聚合的数学模型,着重剖析了剪切凝并对VAc/MMA乳液共聚合反应的影响。通过引入相对稳定性因子,将剪切凝并与反应动力学相联系,可预测搅拌对反应的影响,同时,可定量比较不同乳液聚合体系的稳定性。通过对所建模型的求解,定盈研究了单体比例、加料速率和乳化剂量对VAc/MMA乳液共聚合反应速率、抗剪切凝并稳定性和共聚物组成分布的影响。在考虑胶束成核和均相成核的基础上、建立了成核模型,结合建立的种子乳液共聚合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模拟。另外,通过实验确定了不同组成VAc/MMA乳液共聚物的Mark-Houwink参数K和α值。对GPC测试数据的处理给出了加料速率、乳化剂量、单体比例及种子与非种子聚合方式对分子量及其分布的影响。在前述的种子与非种子乳液共聚合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确定半连续乳液共聚物分子量及其分布的数学模型,用模型计算定量分析了加料速率、单体比例、乳化剂量、引发剂量、种子与非种子聚合方式对VAc/MMA乳液共聚物分子量及其分布的影响。通过将所建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验值进行比较,发现其预测值与实验结果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实验与模拟研究结果表明: (1)乳液聚合体系稳定性与加料速率成反比,加料速率越大,乳液聚合体系越不稳定,产生剪切凝并的概率越大。通过利用剪切凝并和粒子成长动力学方程积分,得到了乳液聚合体系稳定性因子ω的表达式如下:
其他文献
成本,是为生产一定产品而发生的各种生产耗费的货币表现。它包括产品生产中耗费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价值。在实际工作中,为适应经营管理上的不同需要,成本可以从各种不同角度进
在蓝宝石衬底上,用金属有机物气相沉积(MOCVD)法外延生长AlGaN/GaN异质结样品。溅射Ti/Al/Ni/Au和Ni/Au金属膜,在氮气气氛中高温快速退火,分别与样品形成欧姆接触和肖特基接触。随着
本文依据插层组装理论,以层状双氢氧化物(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LDHs)为主体,3-磺酸基苯胺(ANIS)和3-羧基噻吩(THC)两种可溶性导电聚合物单体为客体,采用原位聚合技术合成
针对破甲弹战斗部在大着角打击装甲目标过程中,射流斜侵彻装甲板破甲威力较低的问题,提出了提高破甲弹破甲威力的引信帽褶台结构。该引信帽褶台结构通过在原有引信帽锥形结构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