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架构发展至今,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服务的同时,也逐渐展现出其架构上的缺点。互联网体系的设计最初是为了实现两台电脑之间的通信,而目前网络的发展需求已经从基于地址向基于内容网络发生了转移。为了更好的适应这种需求,命名数据网络(NDN,Named Data Networking)也由此产生。目前命名数据网络的架构已经初具雏形,但很多有关架构的设计细节还有待研究和完善,本文主要从转发层面考虑命名数据网络中的数据传送问题。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有如下几个方面:首先针对目前的转发策略研究都是拓扑独立的,以及基于概率的转发情况下,没有考虑不同转发策略在不同网络环境下的适应度问题。本文首先从图论角度出发,对网络拓扑环境进行建模,然后给出网络适应度定义和表达式,分析多种转发策略在不同网络环境下的网络适应度情况,接着针对不同条件提出一种基于转发概率表(Forwarding Table,FT)的自适应转发策略。最后和最新的研究方案比较,该方案在保持丢包率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平均时延降低大概22%-25%左右。其次考虑目前物联网应用的发展,将NDN获取数据的方法引入到无线环境中,为了提高命名数据网络在无线环境的生命周期和搜索内容的效率,本文提出了一种考虑节点能量和节点间距离的转发方案,通过把节点的剩余能量融合到节点转发延迟时间计算中,一方面可以降低网络的负载,减少网络的数据包冗余度,另一方面可以降低节点发送数据的能量消耗,提高网络整体的生命周期,同时考虑节点间距离,提高了内容获取的命中率。最后,通过和其他多种转发策略进行仿真测试比较,从分析结果中可以得出考虑节点能量的转发策略可以明显提高网络的生命周期,同时考虑节点间距离,提高了数据包的内容命中率,降低了节点的兴趣包重传率。最后从应用层角度出发,考虑到传统的流媒体技术,如基于HTTP流媒体技术,是建立在主机到主机的网络模型上的TCP/IP协议,该模型在内容分发方面效率低下,同时也使得流媒体服务的部署和配置变得复杂,本文最后设计一种基于NDN的视频流媒体应用仿真,给出了基于NDN的视频流命名方式,视频编解码方法,同时融入了第三章和第四章提出的转发策略,最后通过仿真和目前基于HTTP的视频流解决方案进行对比,从多个角度验证基于NDN的视频流应用所带来的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