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酰亚胺,被誉为是21世纪最有希望的士程塑料。然而其吸湿膨胀进而导致水解的不足也限制了其在航空航天、精密电子等尖端领域的应用。作为解决方法之一,近年来高耐热低吸湿含氟聚酰亚胺已被重点关注,然而其分子链结构及凝聚态结构与粘接性能的关系尚需深入研究以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本论文以含氟单体6FDA为原料,制备含氟聚酰亚胺材料;进而在该结构中引入含有可交联基团的4-PEPA封端剂,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可交联含氟聚酰亚胺,红外光谱分析(FTIR)结果证明了合成产物具有含氟和交联结构;测试结果表明其具有较高的粘接强度和较低的吸水率。通过热重分析仪(TGA)、动态力学分析仪(DMA)、接触角测定仪(CA)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表征手段重点讨论了可交联含氟聚酰亚胺结构与其热性能及表面性能的特殊关系。本论文得到的创新性结果和结论为:1.成功地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可交联含氟聚酰亚胺。测试结果表明:可交联含氟聚酰亚胺具有较高的Tg(>280℃),较高的粘接强度(>21MPa)和较低的吸水率(<1.5%);2.含氟单体结构和交联结构作用共同决定了材料的独特性能:含氟聚酰亚胺中具有一定体积的CF3基团限制了缠结分子链中链段的解缠结运动,从而赋予含氟聚酰亚胺高的结构强度与较高的Tg。但伴随着交联结构中碳链比例的增加,也导致其Tg发生了13℃的降低;3.(6FDA-ODA)结构决定了含氟聚酰亚胺的表面具有疏水特性,但其自身倾向材料表面富集的运动,也同时造成粘接强度的减弱;4.可交联含氟聚酰亚胺中交联结构的存在迫使链段位置相对固定,交联程度越高,这一作用越强,从而保留本体较低吸水率的同时有效地抑制了含氟基团向表面迁移对粘接强度造成的负面影响。且在交联发生后,粘接破坏机理向胶层自身的内聚破坏机理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