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致残性缺血性卒中1年内复发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河北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ra555551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本地区急性非致残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年内复发的危险因素,旨在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二级预防策略。方法:纳入对象为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非致残性缺血性卒中(发病7天内,NIHSS评分≤3分)患者,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既往史、吸烟史、入院后NIHSS评分和血清学指标。随访患者出院1年内的卒中复发情况、二级预防药物依从性及停药原因,将复发组和无复发组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患者1年内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1.在入组的26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中,男性171例(64.77%),女性93例(35.23%),平均年龄(63.52±8.70)岁;出院3个月和1年的复发人数为14人、28人,复发率为5.3%、10.6%。2.单因素分析显示,复发组年龄(t=2.683,P=0.008)、高血压(?2=4.636,P=0.031)、糖尿病(?2=7.591,P=0.006)、房颤(P=0.018)及吸烟史(?2=4.060,P=0.044)明显高于无复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0.908,95%CI0.853-0.966,P=0.002),高血压(OR=0.118,95%CI 0.029-0.480,P=0.003),房颤(OR=0.057,95%CI 0.013-0.252,P<0.01)是非致残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年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4.出院后坚持口服抗血小板药、降压药、他汀类药物、降糖药患者由出院时的91.3%、90.5%、88.3%、86.4%,降低至出院1年后的59.1%、54.2%、48.2%、40.7%。5.患者停药原因为:自觉康复(41%);出现药物不良反应(11%);担心药物副作用(23%);经济原因(9%);其他(16%)。结论:本地区非致残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出院1年内的复发风险较大,且前3个月复发率最高;本地区非致残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出院1年内二级预防药物依从性呈下降趋势,主要与患者自觉康复后停药有关;本地区非致残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复发率高考虑与未能早期干预、二级预防用药依从性差及不能坚持抗血小板药物有关。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房颤、吸烟是其1年内复发的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我的硕士毕业论文题目是《汉语短信中的疑问语气词“吗(ma)”》。该论文的选题是基于德国威斯特法伦-威廉-明斯特大学苏珊娜·君特(SusanneGünthner)教授和西安外国语大学温仁
在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情况下,我国现行的法定退休年龄明显偏低,实际退休状况也出现很多矛盾和问题。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预期寿命增长和养老金支付的巨大缺口等问
本文主要通过毕加索的名作《格尔尼卡》为个案,来重点分析探索其中的文化因子,试图以论述的方式并结合图解的模式来解析毕加索作品《格尔尼卡》,探索其中的未知元素。
笔者对《左传》中的“则”进行穷尽式研究,发现“则”作为连词、副词、助词的一些用法,是前人未曾论及的。本文总结《左传》中“则”的用法,并对其进行较为细致的分类。
<正>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侵犯神经节及皮肤引起的,以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及神经痛为特征的一种病毒性皮肤病
研究20世纪下半叶新中国的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在西方的传播,无论如何是绕不过中国外文局这座巍峨的高山的。如果说,《天下》杂志代表着20世纪上半叶民国政府和以吴经熊代表的一
众所周知,大学生是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他们除了日常生活和购买学习用品的开销之外,在娱乐、电脑、服装等方面的花费也很大。笔者采用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成都、北京等地
旅游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有助于文化传播及加强文化交流,但也给民族文化、民族风俗带来了巨大冲击,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旅游让以泸沽湖摩梭族文化为代表的民俗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办公厅工作要做到"五个坚持"》一文中,对做好新形势下中央办公厅工作提出了总体要求,即要做到"五个坚持":坚持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坚持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
轻质高性能(高强、高工作性、高耐久性)是混凝土材料科学的最新发展方向之一,也是混凝土桥有效降低自重、提高桥梁结构安全性和实现结构轻型化的重要途径。轻集料混凝土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