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感情色彩作为色彩义中最常见也最重要的一类,主要表达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感受。恰当地使用感情色彩词语可以帮助人们表情达意,增强表达效果。人的情感丰富多彩,体现在词中的感情色彩也是十分复杂的,不易被留学生理解和掌握,因此留学生在习得过程中出现了不少偏误情况。由于不同语言文化背景赋予词的感情色彩有所不同,本文以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语料分析,对留学生感情色彩使用情况进行考察,并探究母语(英语)因素对感情色彩习得的影响。本文立足现代汉语本体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以中介语理论和迁移理论为理论基础,主要运用对比分析和偏误分析的方法,试图找出感情色彩教学与习得中的问题所在,以求更有效地开展教学。第一章绪论部分首先介绍了本文的选题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语料来源以及基础理论。第二章立足本体研究成果,从对外汉语教学角度切入,对感情色彩基本问题进行概述。首先是对感情色彩概念的界定,结合学术界存在的争议,明确区分几组易混淆的概念:感情、态度和评价;感情词和感情色彩词;语言中的感情色彩和言语中的感情色彩,并根据对外汉语教学的需要对其进行分类,最后总结感情色彩的特点。第三章对汉语、英语两种语言中词语的感情色彩进行对比分析,揭示感情色彩方面的共性和差异,帮助汉语教师提前预知教学难点,更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对可能出现的感情色彩偏误问题进行有效预防。观察并分析了汉语和英语中两部代表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和《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感情色彩的标注数量和类型。然后从语义和语用两个角度对比,得出结论:汉英感情色彩宽严不同;对应词感情色彩存在语际差异;都存在感情色彩游移现象。第四章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选取山东大学和山东师范大学两所院校高级班和硕士班的英语国家留学生为调查对象,基于《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设计调查问卷,统计并分析调查结果,反映留学生感情色彩习得的直观面貌。第五章基于实际语料考察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对感情色彩词语的理解和使用情况。综合各种语料进行偏误分析,归纳出感情色彩偏误的三种类型:褒义词误用、贬义词误用、中性词搭配错误。并从母语负迁移、教师、工具书、学生自身因素等角度分别阐述造成偏误的原因。第六章针对目前存在的教学与习得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作为教师,首先要提高对感情色彩的重视程度,利用汉外对比分析、文化背景知识导入来帮助学生降低母语负迁移的影响,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教材和词典需改进词语释义模式,将词语的感情色彩清晰地表现出来;学生自身也要增强多元文化认知,使用恰当的学习策略,提高自身汉语表达水平。最后是结论部分,对本文的主要内容作了进一步总结,并指出不足之处,尝试提出其他可拓展的研究空间,以供后来的研究者参考。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以英语国家留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国别化研究,更具针对性。另外,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实证研究,将偏误语料与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相结合,力求全面、动态地描述和展现感情色彩的习得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