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与女大学生社会认同的互动机制研究:以职场女性形象为中心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rja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架构分析》一书中,戈夫曼将框架定义为人们用来认识和解释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认知结构,试图理解人们如何组织经验,从而赋予它们特定意义。据此指出架构分析就是一个关于人们在建构社会现实过程中如何交往互动的研究领域。本文以框架为概念,从架构分析视角切入,以职场女性形象认同范畴为中心,试图研究媒介与女大学生社会认同如何互动,阐释社会认同生产机制,从理论和实践角度为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障碍提供一定指导和帮助。经过初期研究显示,作为认同范畴建构主力军的媒介,没有直接影响女大学生社会认同,且两者在职场女性认同上产生巨大差异。这差异背后形成机制如何?  带着这个问题,本文着力解决以下:一是[静态框架frame],包括媒介建构出来的职场女性形象是什么?女大学生对职场女性形象的社会认同如何?媒介框架与女大学生的社会认同之间有何异同?二是[动态架构 framing],作为社会认同主体,女大学生在职场女性形象认同资源上,如何接收、处理媒介框架信息,单一接受、拒绝还是有其他选择?并分析这种选择结果形成机制;三是[框架形成],女大学生社会认同如何形成较稳定、一致的框架?以及研究形成一致框架的背后因素有哪些?通过调查、分析,本文显示:一是基于职场女性形象认同范畴上,女大学生的社会认同与媒介框架不一致;二是女大学生的社会认同不是单一、被动式地受媒介框架的影响;三是媒体使得女大学生社会认同发生框架变化;四是群体之间交流、沟通等外界互动力量,对女大学生社会认同的框架形成也有巨大作用。
其他文献
从进入沉降槽的盐水中固体悬浮颗粒的大小;过碱量;进入沉降槽盐水的温度;浓度;流量;助沉剂;原盐盐质;沉降槽里盐水的相对流速;泥层高度;精制剂BaCl2、NaOH、Na2CO3的加入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