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黄冈师范学院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cyber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在知识的传授和应对考试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但是在落实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三维目标以及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上,效果并不明显。体验式教学法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通过研究发现,体验式教学法最开始并不是应用于思想政治学科,近几年才开始有人尝试将其应用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之中,但是将体验式教学法应用于高中的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研究是少之又少。本文立足于实践,结合现实的思想政治一线教学,将理论付与实践,探索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本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对目前国内外研究体验式教学的现状进行综述,以及对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做出介绍。第二部分,对体验式教学法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同时介绍了支撑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用的相关理论,即情境认知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体验学习理论、生活德育理论;并且对体验式教学法的特点进行概括,包括主体性、情感性、建构性、实践性和形象性。第三部分,阐述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所存在的问题,即只重视体验形式而忽视了体验的本质;学生在情感上缺乏认同;体验式教学不适用于所有的教学内容;体验式教学与有限的思想政治课时相冲突;缺乏合理的评价体系。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展开的分析,主要是教师自身素质和意愿对体验式教学的制约;应试教育弊端的影响。第四部分,主要是具体应用体验式教学法的相关策略。包括应用原则,即主体性原则、生活化原则、针对性原则、遵循三维目标的原则;实施步骤,即设置情境、开展活动、问题引导、过程评价;应用方法及类型,即阅读体验式教学、角色扮演体验式教学、多媒体体验式教学、课堂辩论体验式教学、课外实践活动体验式教学;评价体系,即评价目的、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评价的反馈。
其他文献
江苏地方庙会文化艺术的生存背景空间是江苏文化。江苏文化以其地理气候空间、经济条件及社会结构的不同而呈现出鲜明的地方文化特质,以其区域特色的不同而体现为四大文化区,
本文在对元代画家刘贯道所画《消夏图》的解读中,依借"物"为据,通过画中之"物"分析画家所处时代背景下的传统文人思想与生活追求。对文本进行细读,对时代背景进行分析,探寻画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是生态环境变化评价的主要方法之一,景观生态学在研究对象上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体系相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计算成为计算由景观格局变化导致景观
在干旱区山地,荒地斑块特征可反映植被的破碎化及退化状况,农田斑块特征可反映自然植被景观受农田开垦的威胁程度,而其它景观类型与这两种类型斑块的邻接特征可间接反映这些
摘要:语文是高考中必考的一门学科,作文中语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作文成绩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文高考成绩。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培养学生写作能力,让他们掌握写作技巧是取得作文高分的关键。本文分析了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提出了提高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实用性和创新性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实用性;创新性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