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档案文化控制

来源 :湖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i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社会的发展,直接推动了档案事业的不断扩展。档案在作为人类文化发展产物的同时,也衍生出了一系列与档案相关的文化现象。目前,诸多学者在研究档案管理活动的过程中,往往将重点放在档案管理活动的表象之上,反而忽略了引起这些问题的本质原因,即档案文化。文化引起的问题,应该交由文化解决,这是文化控制产生的主要出发点。因此,在倡导文化生态建设的今天,档案界应当用档案文化去思考、处理档案事业建设过程所出现的问题,即档案文化自觉。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通过文化控制使档案文化的发展更加符合社会发展轨迹,从而推动社会文明进步。针对我国目前的档案事业发展现状,本文从文化学的角度出发,将目前档案事业中运用的行政、法律以及一些隐形管理手段,与文化控制理论的内容相结合,首先阐述了档案文化控制的基本涵义,包括形成机理、定义、主要特点和功能。然后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并结合司马云杰对文化控制系统的见解,揭示档案文化控制系统的涵义,构建档案文化系统与政治法律、舆论、教育以及群体组织系统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档案文化控制系统中的五个主要控制系统,即档案文化系统、政治法律系统、档案舆论系统、档案教育系统及社会群体组织系统。最后重点从档案文化认知、档案文化认同、档案文化自觉、档案文化自信这四个阶段讨论档案文化控制的实现路径。综上所述,本文认为:现如今发现的一些档案问题多为表象,缺乏对本质问题的深入研究和系统梳理,而且在文化冲突不断加剧的环境下,档案文化的研究将会给我们带来更为宽广的视野。研究档案文化控制不仅只是学科发展需要,更是社会文化发展所需,档案文化控制的存在是客观的,它是发展档案事业、传播档案文化过程中必须要采取的方式,是提高民族文化自信的必要手段。
其他文献
慢性重症肝炎患者常有凝血功能障碍.本文对1996年~2002年本院收治的慢性重症肝炎患者96例,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静脉输入新鲜冷冻血浆.现将其疗效观察报告如下.
厦门一座高176.2m的大楼,不用吊线坠、激光仪,而是应用卫星定位技术,垂直精确度控制在3mm之内,远小于规范要求。 目前,清华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厦门建委科技部等专家,在厦门召
为了解决全光码型转换中结构复杂和速率限制的问题,提出了应用于全光网络,利用半导体光放大器的非线性效应和光带通滤波器滤出特定光谱成分来实现全归零码到非归零码的全光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