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核分枝杆菌是结核病的致病菌,是历史上最成功的致病菌之一,全球约1/3的人口感染过结核菌,每年约150万人死于结核菌感染。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的出现和与HIV的共感染更加剧了结核病控制形势。PE家族作为结核菌基因组中一个独特的家族。PE家族基因有两个亚家族:PE和PE_PGRS.目前为止,有许多PE_PGRS亚家族的功能的研究,包括改变细胞结构和菌落形态,作为酯酶为迟留的分枝杆菌提供能量,与抗原变异有关,维持结核分枝杆菌在肉芽肿中的迟留状态。然而,PE家族的蛋白在结核分枝杆菌致病性中的功能仍然是未知的。PE35,一个PE家族成员,同时属于RD1,在致病的分枝杆菌种是较保守的,在减毒株BCG中是不存在的,推测其可能与结核分枝杆菌的毒力相关。位于天然免疫细胞上的不同的模式识别受体(PPRs)识别分枝杆菌组分,引起细胞因子的诱导,从而有利于感染的早期控制。许多细胞因子与结核分枝杆菌的控制有关,如IL-12p70, IL-23, IL-27, IL-35, IL-1α, IL-1β,IL-18, IL-33,TNF-a, IFN-y, Type IIFNs,IL-17,Th17-相关细胞因子,IL-10和其他的免疫抑制细胞因子。我们研究PE35在巨噬细胞中促炎细胞因子产生中的作用及其涉及的信号通路。以结核分枝杆菌H37Rv基因组为模板,扩增PE35基因,把PCR胶回收产物与pMD19-T载体相连,再亚克隆进pEGFP-C1质粒上。重组的pEGFP-C1-PE35质粒被转染进RAW264.7细胞中。用LPS预处理RAW264.7细胞,通过实时定量荧光PCR和ELISA检测了细胞因子的表达。此外,我们也通过免疫印迹实验鉴别了引起细胞因子减弱表达的信号通路。最后,我们也进行了验证PE35与TLR2相互作用的pull down实验。PE35在巨噬细胞中减弱了LPS诱导的促炎的细胞因子IL-1β的产生,这种效应不依赖于p38MAPK和Erk1/2途径。而且, pull down实验发现了PE35与TLR2的相互作用。IL-1β在细胞适应性反应中诱导Th17极化。总之,这些结果表明,PE35可能作为一个新的TLR2配体,通过降低IL-1p的产生减弱Th17适应性反应,从而有利于结核分枝杆菌的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