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程度副词是一个很重要的词类,同动词、名词、形容词相比数量并不多,但特点却非常突出,除了能做状语、不能单独成句的特点外,程度副词还有黏着性强、定位性强的特点。因此,对于汉语学习者来说,程度副词一直是学习和使用的难点。不同的国别、已习得的语言对其产生的影响也不同,所以,进行国别化研究能更好的发现汉语学习者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而更有针对性的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本论文结合笔者在肯雅塔大学孔子学院担任汉语教师志愿者这一年来的实际教学经验,以肯雅塔大学孔子学院的学生和山东师范大学的肯尼亚留学生为主要观察对象,以《新汉语水平考试大纲》1-6级中出现的27个程度副词为依据,以调查问卷、个人访谈以及教学实践中收集到的偏误语料为事实资料,就肯尼亚汉语学习者习得程度副词产生的偏误展开分析和研究,有针对性的为肯尼亚地区的汉语学习者提出解决方案。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绪论部分从选题原因及背景、研究思路和方法、理论基础、程度副词的研究现状、肯雅塔大学孔子学院背景介绍五个方面入手,阐述笔者是如何确定研究题目,利用了何种研究方法和理论知识展开调查研究的。第一章是程度副词偏误的调查分析,从调查对象、调查方法、针对调查结果的相关分析三个方面展开。第二章是程度副词的偏误类型及成因,其中误代、错序、遗漏三种偏误类型占比比较高,笔者从教材、教师、学生三个方面分析了偏误成因。第三章是针对肯尼亚汉语学习者习得程度副词的偏误情况给出三个方面的教学建议。结语部分总结了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同时也说明了程度副词教学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