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诞生到现在,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九十多年的光辉历程。在纷繁复杂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快速的找到和提出群众路线这个法宝实现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就在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党与群众关系的理论观点和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为其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来源。此后,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提出了党的“群众路线”这一概念。虽然五六十年代的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使党的群众路线遭到扭曲,但党积极进行拨乱反正,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了丰富、创新和发展,使党的群众路线不断完善,实现了坚持党的领导和依靠人民群众来推动历史前进的辩证统一。十八大以来,世情、国情、党情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世界局势风云变幻,国内情况深刻变化。随着一些领导干部脱离群众,党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盛行。同时,群众结构与利益诉求的多样化使得群众工作的主客体情况与以往相比也有很大不同,部分领导干部群众工作方法滞后,党群、干群之间隔阂加深,党群关系面临极大地威胁。在这种情况下,党中央新一代领导集体,发表了一系列讲话,判断出“四大危险”和“四大考验”是当前党面临的艰巨问题,用“中国梦”思想和“总开关”理论丰富了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和价值内涵。强调要强化领袖与群众的沟通机制,发扬“打铁、垂范、务实、钉钉子”的新精神,逐步建立党的群众路线有效保障新机制。在实践上,党中央自上而下的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作风建设为突破口,坚持教育和实践两手抓,使党在密切联系群众方面取得新进展。此外,党坚持社会政策托底,逐步改善民生,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得到群众的信赖与支持。依靠群众进行改革、将法治建设与党的群众路线的落实结合在一起,也都极大的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虽然党在推进群众路线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但随着群众路线的进一步推进,党必将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丰富党的群众路线,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凝聚起万众一心的中国力量,推进各项事业成功和“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实现,让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