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上海二期课改后,九年级化学学科中增加了有关物质的量概念的相关内容。学生在学习该概念时存在较大困难,往往通过死记硬背公式也解决习题,容易遗忘,对于其内涵也理解度不高。为促进学生对物质的量的理解,本文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了关于物质的量的教学模型,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该概念。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对物质的量建立教学模型和成果应用。通过对建构主义理论和“宏-微-符”的文献的阅读和分析,根据教学目的建构了物质的量教学模型。该模型包括四个部分:(1)分解概念(2)创设情境(3)宏-微建构(4)概念图总结。本研究主要运用的研究方法是行动研究法。实践研究采用了准实验研究法,其目的是验证笔者所设计的模型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实验以初三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构建的教学模型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实验前先进行物质的量前知识的测试以确定学生的储备知识,然后进行教学实验。教学实验之后,通过物质的量知识测试卷的得分统计分析可知,实验班的学生分数明显高于控制班。因此,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模型能够有效帮助学生理解物质的量的概念。本文的局限性在于,研究所用的前测和后测的测试题是由本研究人自己编制。由于缺乏问卷编写的经验和相关知识,在信度和效度方面的没有进行专业的统计,可能不能完全反馈出学生的真实情况。由于研究者相关理论基础的学习还不够扎实,对于建立模型理论的依据说明还不够透彻以及模型的结构和具体应用都有待进一步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