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严重程度与企业回应策略对消费者态度和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以食品安全危机为例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657592895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食品安全涉及到企业良心、政府监管等诸多问题,本文从企业危机传播的视角出发,运用情境危机传播理论(SCCT),以消费者最为担心的两种食品安全问题——滥用添加物和食品变质为例,探讨当发生严重程度不同的危机时,不同的传播策略是否会对消费者态度和行为产生不同影响,此影响是否又会因消费者先前形成的对企业社会责任承担好坏的认知而被干扰。  本研究通过实验设计法进行,分别模拟两种不同严重程度的危机情境,两种不同负责任程度的回应策略,以及两种社会责任承担状况,形成2×2×2组实验。  研究发现:严重程度更高的危机引发消费者更高的企业责任归因和更低的购买意愿。不同负责程度的回应策略对消费者归因于企业的影响会因危机严重程度不同而产生显著差异,危机较不严重时,推卸责任可以降低消费者归因于企业的程度,承认道歉则增加其企业责任归因;危机较严重时,推卸责任反而使消费者归因于企业的程度增加。但负责任的回应仍然能够产生比推卸责任更高的企业声誉评价和购买意愿。  本研究的贡献在于:实践角度,使用SCCT的理论框架解读食品安全危机,所得结论支持原理论核心观念——企业应视不同的危机情境而采取不同的回应策略以保护声誉,扩充了SCCT在实践中之应用,对于整体处在信任危机时代的食品行业予以危机传播策略的启示。理论角度,建议今后验证SCCT变量间关系时加入危机严重程度和社会责任两变量,以期使理论解释力更强。
其他文献
本文在分别介绍了SNS和微博概念的基础上,概述了中国校园SNS——人人网的产生和发展,以及新浪微博的诞生历史,接着分析了人人网和新浪微博的人际互动机制,探寻了它们在web2.0时代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我国都市报面临新媒体冲击、广告收入下滑、受众流失等方面的威胁,发展举步维艰。众筹新闻生产模式是都市报在“互联网+
随着大众传媒的迅猛发展,人们对于客观世界的变化大多通过媒介来感知,受众对大众传媒的依赖性不断加强,媒介已然成为人们认识世界的主要来源。媒体所塑造出的种种形象能够直接影
2004年,专业广告人高峻首次在广告界提出中国元素的概念,并强调广告创意表现与中国元素的关系。2005年,高峻和他的同行们在十二届中国广告节上争取到广告协会的支持,商定以“
改革开放尤其进入信息化时代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迫切需要适合形势和民生需要的新型媒体,民生类报纸应运而生。在经历了二十多年的蓬勃发展之后,目前正日渐走向成熟。
天主教会作为宗教传播机构,亦可被视为一个媒介系统,与其他社会子系统普遍联系,密切互动,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中国农村天主教的传播实质是外来思想文化的跨文化传播,其必然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