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沉积作用、成岩作用以及构造作用等因素影响,合水地区长6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油水渗流规律也较为复杂。在明确沉积相与砂体展布特征的基础上,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实验方法对研究区储层成岩作用特征进行了研究;运用高压压汞、恒速压汞、核磁共振以及油水相渗等实验手段,深入分析了典型成岩相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以及渗流特征,主要取得以下认识:研究区长6储层主要发育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等成岩作用类型。成岩阶段主要处于中成岩阶段A期的晚期,部分进入中成岩阶段B期的早期。研究区长6储层主要发育伊利石胶结-残余粒间孔相、伊利石胶结-长石溶蚀相、绿泥石胶结相、碳酸盐+伊利石胶结相、伊利石胶结相、碳酸盐胶结致密相等成岩相带。不同类型成岩相带微观孔隙结构特征不同:伊利石胶结-残余粒间孔相储层和伊利石胶结-长石溶蚀相储层的喉道半径较大,孔喉比较小,配位数较高;碳酸盐+伊利石胶结相以及绿泥石胶结相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复杂,喉道半径较小,孔喉比相对较高,配位数相对较低。不同类型成岩相带渗流特征不同:伊利石胶结-长石溶蚀相储层的可动流体饱和度较高,油水两相干扰程度较小。碳酸盐+伊利石胶结相和绿泥石胶结相储层可动流体饱和度较低,油水两相渗流特征复杂,两相干扰程度较大。不同类型成岩作用及成岩相带对储层物性影响不同:压实作用以及胶结作用使得储层物性显著变差,而溶蚀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储层物性。相对优势的成岩相带储层物性较好,相对劣势的成岩相带储层物性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