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鉴于卫星导航系统在军事、经济、政治领域的巨大作用,世界各国都已经或正在发展自己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我国也正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导航系统COMPASS系统。卫星精密定轨和钟差确定是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关键技术,是其在导航、定位、授时等高精度应用领域发挥作用的关键保证。目前,COMPASS系统正处于试运行阶段,已发射了12颗卫星。类似IGS,COMPASS系统建立了iGMAS系统,但目前跟踪站只局限于国内。针对区域布站条件和卫星星座特点,本文主要开展了非机动期间的精密定轨和时间同步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
(1)从COMPASS系统的混合星座和区域布站条件出发,本文进行了多星定轨数据解算。数据处理中,采用双差模式以消除接收机钟差和卫星钟差。为提高定轨精度,采用三天弧段定轨。并在Bernese软件的基础上,编制了COMPASS多星定轨批处理程序。最后利用试验数据进行了算法验证。结果表明:非机动期间,定轨码残差小于10米,相位残差小于15cm,重叠弧段差异3DRMS最大不超过10m。
(2)基于区域网数据,开展了卫星钟差解算方法研究。首先推导了卫星钟差的数学模型,并建立了数据处理方案。最后,基于GPS区域网数据和COMPASS区域网数据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基于COMPASS数据进行卫星钟差解算,卫星钟差拟合残差小于3ns;通过与IGS精密钟差进行比较,GPS卫星钟差解算精度可以达到2ns。
(3)基于精密轨道,开展了COMPASS区域网站间时间同步方法研究。初步研究了COMPASS共视时间比对数据处理方法。并利用区域网实测数据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站间钟差做二次拟合后,残差的RMS最大不超过2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