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斯过程的神经肌肉阻滞系统建模与控制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teamworkhl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神经肌肉阻滞的具体作用是为了阻止病人在手术过程中由于伤口刺激产生的无意识的移动,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在临床的肌肉松弛程度控制中,存在以下问题:传统的肌松药物注射方法依赖麻醉师个人的经验,没有统一的量化标准,很难维持阻滞水平的稳定;在手术室这种工作繁忙、节奏紧张的环境下,长时间的神经肌肉阻滞控制易造成麻醉师的疲劳与失误,进而给病人的手术过程带来更大的风险;虽然各种生物传感器和肌松程度监测方法的出现,促进对神经肌肉阻滞自动给药控制的研究,但由于新陈代谢及各种生理过程都是复杂的非线性系统,且存在严重的个体差异性,这给神经肌肉阻滞控制器的设计增加了难度。为此,本文针对神经肌肉阻滞自动给药问题进行研究,采用基于高斯过程模型的预测控制技术实现个体差异下的自动给药控制。首先,针对神经肌肉阻滞系统的个体差异性问题,本文提出采用在线动态数据驱动建模的方法来保证个体模型的精度。由于建模数据的在线更新,每次需要对协方差矩阵求逆,本文给出一种求逆公式来解决求逆运算计算量大的问题,减少运算时间,达到实时控制计算要求。另外,由于协方差函数是高斯过程模型结构的核心,而在协方差函数的选择上却没有统一的标准,本文利用实验测试对比分析的方法获得了适合神经肌肉阻滞系统的协方差函数。传统的一次高斯建模方法难于应对生物系统的动态变化,本研究在此基础上采用在线动态更新模型的方法,选择适当的建模数据容量,实时更新建模数据,保证模型的局部动态特性,为基于模型的控制器设计提供保障。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具有较高的建模精度及局部动态预测能力。考虑到高斯过程是一种统计的概率建模方法,对实际系统的结构没有定性的分析,只是对系统输入输出关系的一种映射。而模型预测控制对于模型的结构没有要求,且能够处理对输入有限制约束的问题。因此本文采用基于高斯过程模型的预测控制算法进行自动给药控制。同时,针对神经肌肉阻滞过程存在比较大的滞后问题,提出了融合预测与微分控制的方案来实现神经肌肉阻滞过程的自动给药控制系统。本文利用泰勒展开推导了高斯过程预测算法优化过程的数学表达,并得到了完整的控制策略。仿真表明,本控制方案针对不同的病人都表现出良好的控制效果,同时在线控制的均方跟踪误差比离线控制提高了近一倍,进一步说明了该方法的优势。
其他文献
城市居民所属农村房屋权利保障是一直被忽视而如今变得越来越来突出的一个难题。本文选取四川三地进行调查采样,实证分析现行农村宅基地制度实践困境和对非农农房权利侵害形
目的:创伤性骨髓炎是创伤骨科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具有花费高,治疗难度大,病程迁延不愈,并发症多等特点。往往由高能量损伤导致的开放性外伤,并伴有严重的软组织损伤。目前在多
目的:观察马黄酊湿敷联合改良Donati-Allgower缝合法治疗跟骨骨折ORIF术后预防感染、皮瓣坏死的临床疗效。探讨跟骨骨折ORIF术后感染、皮瓣坏死的原因,以期为该并发症的治疗
我们根据这几年在生命科学技术研究领域探究和实践,从生命科学技术的整体发展方向出发,更加结合了现代生物学方面的基本原理和进展,提出了从基因细胞、组织、器官等多个方位
目的:测试C/C-PDMS-CA新型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情况,并进行动物体内实验,评价其作为人工小关节假体材料的可行性。方法:1、C/C-PDMS-CA新型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基于编码研究方法,运用Nvivo10.0分析软件对我国28个农民工教育政策文本进行编码。通过"自由节点"到"子树节点""树节点"的整合,分析了农民工教育价值导向、农民工教育管理机构、农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TKA)治疗中晚期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RA)术后,患者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及其早期疗效。方法:本研究以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在山东省中医院关节骨科因
情境教学法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
目的研究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与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之间的关联以及影响P(a-ET)CO2差值的因素。方法收集笔者医院2012年3月~2013年11月的所有血气记录,查阅PaCO
目的:本文章主要通过讨论微创接骨板接骨术(MIPO)经肩峰前外侧边缘,分离三角肌纤维入路治疗不稳定型肱骨近端骨折与常规经三角肌胸大肌肌间隙入路治疗不稳定型肱骨近端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