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纳教育理念是强调所有学生群体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且明确提出要反对歧视、反对排斥的新型教育理念。这一思想是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上提出的,它提倡的是人人平等,不同人群都应该接受基本教育。全纳教育理念的产生和形成,得到了世界各国的积极响应,并快速地被人们运用和发展。从此,一个以尊重个体差异与多元化、提倡公平与平等的观点成为现如今国际教育领域中的一个新型研究领域和重大研究课题。目前,特殊教育的发展水平已成为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综合实力、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我国的全纳教育起步较之西方发达国家虽然稍晚,但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迅猛发展及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特殊人群的教育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和人们的关注,如何培养良好的终身体育意识和实施素质教育是各级政府部门在研讨全纳教育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因此,全纳教育理念下普通高校特殊大学生群体的体育教育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以“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等学科为研究基础,以“随班就读”、“融合体育”、“特殊体育教育”、“全纳教育”等为关键词进行文献收集和整理,综合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以湖北省部分普通高校特殊大学生群体的体育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对学校的特殊大学生的体育教育教学现状、特殊体育教师师资队伍、体育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课外体育活动等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湖北省普通高校的特殊大学生体育教育问题有待改善,大部分学校根本没有针对特殊大学生群体开设体育课程,有些院校特殊大学生的体育课以“随班就读”的形式存在,根本满足不了他们接受体育教育的需求;学校缺乏有特殊教育技能和经验的教师;学校组织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制订适合时代发展的、普及度较高的、适合特殊大学生群体体育教育的教材和教学大纲;体育教学内容只适应普通的学生,对于特殊大学生而言,没有针对性,更没有特殊性;教学方法过于“常人化”;缺乏系统的、符合特殊大学生群体实际的体育课程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大部分学校的体育运动场地及器材设施只能供普通学生使用,不能满足特殊学生群体进行体育训练的需求。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研究相应提出了以下对策及建议:1、制定相应的教学文件及规章制度,保障每个学生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特别是特殊大学生的体育教育问题。加快体育教育改革更新体育教学理念,推动普通高校特殊大学生群体体育教材及教学大纲的制定。2、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创新、改进教学方法,针对特殊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开设分类体育教学和自主选课模式,加强特殊学生补偿性教学。3、加强在职体育教师特殊体育技能培训,开设特殊体育教育专业及学科,培养专业的、高层次、高素质的特殊体育教师。4、丰富特殊大学生群体课外体育活动和适宜特殊大学生参与的体育竞赛的内容,激发特殊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培养特殊大学生群体终身体育意识。5、拓宽经费筹措渠道,完善普通高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满足特殊大学生开展体育运动和组织体育活动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