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因素探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csnd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治参与是人的政治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将公民培养成为合格政治人的重要环节。公民参与政策制定是政治参与理论的重要内容,是政府治理的一个重要领域,同时也是现代社会区别于传统社会的标志之一。公民是政治参与的主体,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力量,是政治实践领域最基础的单元。公民的政治态度,政治素养,政治参与目标,动力等因素对公共政治制定的过程都能产生一定影响。他们政治参与的状况如何,将关系到整个社会的政治文化是否能够传递下去,进而影响到社会政治体系运行。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在深入分析公民政治参与内涵的同时,通过问卷调查,以苏州工业园区公共自行车政策的制定过程为例,归纳和总结出了我国现阶段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现状,对其中的问题和原因进行深入的探究,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所遇困境的有效对策。论文主要内容分为五个部分:导论,简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选题意义,总结了国内外关于本论文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相关的概念和理论依据。第一章,论述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核心影响因素。将影响公民政治参与的核心影响因素归纳为外部因素,文化因素和个人因素,详细的论述了各个因素对公民参与政策制定过程的影响,为下文的研究构建了框架。第二章,以苏州工业园区公共自行车的制定过程为例,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在统计分析问卷调查结果的基础上,剖析了现阶段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的现状,探讨公民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三章,分析了造成当下公民参与政策制定过程中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结合苏州工业园区的现状,剖析了造成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中存在的这种现状的制度原因,社会原因,文化原因和个人原因。第四章,该部分主要对破解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困境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结合苏州工业园区的实际状况,提出包括完善制度体系,构建新型社会组织体系,改造传统文化以及加强公民自身的政治素养四点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认为基于RFID技术的图书馆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分析各种基于RFID技术的图书馆案例,认为基于RFID技术的图书馆普及时代即将到来;高频与超高频RFID在图书馆管理体系中都有成功
为了回顾和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地方财政改革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并为未来进一步深化我国地方财政改革提出积极而富有建设性的对策与建议,2008年3月至11月《经济研究参
共生教学,强调教学要素之间的彼此促进、和融共生,有利于纠正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极端化、片面化行为。徐飞老师的《重读<朝花夕拾>》一课,体现了共生教学的鲜明特征:文本特征
2009年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尽管65年漫长岁月已经过去,却未能抹平战争给人们心头留下的巨大伤痛。这年12月17日,作为中国“俄罗斯语年”活动的一部分,中国与俄罗斯国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患者门静脉癌栓(PVTT)形成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等方法分别对HCC伴有和不伴有PVTT的组织标本252例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测,分
利用信息提取工具包GooSeeker中的抓取规则编辑器MetaStudio和页面信息抓取工具DataScraper等分工合作,挖掘突发事件的网媒报道数据,获得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散点图。利用基于
目的观察健择(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周和4周方案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入选经病理和细胞学证实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既往未进行化疗和放疗,临
通过对舰艇建造阶段影响减振降噪的主要因素分析,提出减振降噪控制的主要工艺技术措施,指导造船厂开展减振降噪工艺设计、施工及检查工作。
简述微博信息可信度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并对微博信息可信度分析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对微博信息可信度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指出这些研究的不足,并认为微博信息可信度分析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