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城市化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劳动力选择到外地发展,这使得他们的子女被迫与他们分离,于是形成了“留守”这一现象。留守现象的研究一直是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多数研究表明,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青少年较非留守青少年而言其亲子沟通情况更差,并且也更容易出现心理或行为上的问题,比如自尊水平低、社交焦虑水平高等。因此本研究采用亲子沟通量表、社交焦虑量表以及自尊量表,对湖南省9所中学的1134名初一学生进行为期一年的追踪。数据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交叉滞后分析、中介效应分析等处理方法。结果:(1)留守青少年的亲子沟通、自尊水平显著低于非留守青少年,社交焦虑水平显著高于非留守青少年,并且时间的主效应显著,从第一年到第二年亲子沟通和自尊的得分下降,社交焦虑的得分上升。(2)留守青少年亲子沟通和自尊的时间的主效应显著,亲子沟通呈下降趋势,社交焦虑呈上升趋势;自尊水平的性别的主效应显著,男生的自尊显著高于女生的自尊,亲子沟通中的母子沟通维度存在时间与性别的交互作用;亲子沟通、自尊以及社交焦虑的居住地的主效应均不显著。(3)第一年的社交焦虑可以显著负向预测第二年的亲子沟通;亲子沟通与自尊无法相互预测;第一年的自尊边缘显著地预测第二年的社交焦虑。(4)在即时的中介模型中,自尊在亲子沟通和社交焦虑之间起中介作用;在延时的中介模型中,第一年以及第二年的自尊在第一年的母子沟通和第二年的社交焦虑之间均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留守青少年第一年的社交焦虑能明显预测第二年的亲子沟通,第一年的自尊能边缘显著地预测第二年的社交焦虑;自尊在亲子沟通和社交焦虑之间起即时和延时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