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房地产配套费离岸资产证券化的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cx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二线城市房价上涨过快,三四线城市库存居高不下,已成为当下我国内地房地产市场最突出的问题。之所以产生这样的问题,是由于房地产市场供需错配引发的,而房地产市场供需错配是因为土地市场的供需也出现了错配。我国内地土地市场主要由地方政府控制,他们通过中国特有的土地制度,实行有计划地供应土地,这种有计划地供应并不完全遵循市场规律,而是依据他们当期财政需求,这就形成了所谓的土地财政。在地方政府继续维持土地财政存在的条件下,主要以土地与土地出让金相配置的发展方式,已经不利于当下房地产的发展,所以寻求新的要素配置方式,成为了维持房地产健康发展的首要任务。本文将土地财政中的房地产配套费,通过离岸资产证券化这种金融方式,筹集资金并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从而使城市土地价值、商品房价格以及经济发展获得马克思地租效应、经济外部性效应、索洛经济增长效应,以达到优化土地财政,解决房地产发展问题的目的,还能够为土地财政中其他收入进行离岸资产证券化提供示范作用。随着人民币加入SDR之后,开始被更多的国家与地区认可,成为了世界上的主流货币之一,这意味着全世界国家和地区都会接纳它,从而使我国获得铸币税等诸多利益。但是,在我国内地人民币回流机制还没有完善以及海外以人民币为计价方式的金融产品还没有形成规模的情况下,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制约。所以,本文将研究发行以人民币为计价方式、房地产配套费为支持的离岸债券,以便能够解决人民币国际化制约的问题。本文首先梳理了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和离岸资产证券化的文献综述,认识到还没有专家学者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接着梳理房地产配套费和离岸资产证券化的相关基础理论,并分别从马克思地租理论、外部性理论、新古典增长理论说明房地产配套费离岸资产证券化对城市发展具有很大的正向推动作用。然后分析我国内地房地产市场以及人民币国际化出现的问题,并给出解决思路,为后文案例分析以及判断房地产配套费离岸资产证券化的效应提供依据。紧接着分析房地产配套费离岸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说明发行离岸资产支持债券的作用与依据。接着对房地产配套费的相关流程进行优化,并建议中央政府成立专项平台对其进行二次担保;其次从社会、经济、房地产三个角度构建房地产土地需求的驱动力指标体系,利用相关关系与主成分分析法、GM(1,1)灰色预测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构建房地产土地需求的预测方程;然后设定房地产配套费离岸资产证券化的主要参与主体,并梳理出相关的流程。紧接着运用前面的方法测算出哈尔滨市2017年-2026年房地产配套费收入,将这些收入用作离岸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并设计离岸资产证券化的融资方案;然后分析哈尔滨市房地产配套费离岸资产证券化对哈尔滨市以及人民币国际化产生的效应。最后,根据房地产配套费离岸资产证券化的目的、涉及到的问题,提出相关性建议。
其他文献
投稿须知:我刊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需要,扩大作者交流渠道,本刊已加入国内外多家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