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农民居住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以聊城市冠县为例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liuta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国家做出了积极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许多地区也积极开展或计划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最大关系人是农民,其是否愿意入住新型农村社区,影响因素是什么,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必须明确的问题。因此,需加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农民居住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明确农民居住意愿及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这对科学、顺利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聊城市冠县为研究区,运用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的理论,综合采用问卷调查、统计分析、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农民居住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⑴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农民居住意愿。通过对聊城市冠县斜店乡、东古城镇、原孙疃乡、北馆陶镇、烟庄乡等5个乡镇13个村庄的500户住户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居住意愿现状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并根据360份有效问卷数据汇总得出,愿意集中居住的农户占42.5%,不愿意集中居住的农户占57.5%。⑵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农民居住意愿影响因素。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考虑研究区特点,从农民个体特征、农民家庭特征和农民心理认知3个方面,初步选择农民年龄等12个因子作为新农村社区建设农民居住意愿的影响因素,并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显著性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民个体特征因素中,只有年龄通过了1%显著性检查,且与集中居住意愿呈负相关,影响系数为-0.896,而性别和受教育程度影响不显著。农民家庭特征因素中,家庭收入来源达到1%显著,与集中居住意愿呈正相关,影响系数为0.929;家庭年总收入达10%显著,与集中居住意愿呈正相关,影响系数为0.147;现有住房面积为5%显著,与集中居住意愿呈正相关,影响系数为0.468;家庭规模、家庭年总支出、未婚男性人数、家庭年总收入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农民心理特征因素中,对新邻里关系的预期达1%显著,与集中居住意愿呈负相关,影响系数为-0.859;对现有居住环境的满意程度达到5%显著,与集中居住意愿呈负相关,影响系数为-0.184;对集中居住区公共服务的预期达5%显著,与集中居住意愿呈正相关,影响系数为0.579。⑶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建议对策。针对新农村社区建设影响农民集中居住意愿的显著性因素,提出改变农民传统观念、保障农民住房条件、多渠道保障农民经济收入、多路径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增强居民交流、推进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应急救援涉及社会方方面面,以消防部队为主体开展应急救援,在当前的学术界以及从业人士的研究中,已基本达成共识。从现实情况来看,消防部队具有其他组织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体现在装
唐诗宋词作为我国五千年辉煌文明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用它特有的光辉依然在照亮着文学艺术的道路。千百年来,人们对于文化的传承始终保持着一种谦恭的态度,传送至今。细观唐
一个校长思想领导水平的高低,决定了所在学校整体教育发展的水平。换言之,校长思想领导是影响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可是,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校长思想领导还遭遇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