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筛选出的菌株树舌为灵芝多糖生物合成的生产菌株,对灵芝多糖的生物合成、提取条件、分离纯化及分子量的测定进行了研究,以寻找一种有效的发酵方法达到高产灵芝多糖的目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六株灵芝菌经液态、固态发酵试验,结果表明:在两种发酵方式下,树舌都是产灵芝多糖能力最强的菌种。分别对液态发酵和固态发酵两种发酵方式的碳源、氮源、盐、培养基的起始pH 等对该菌株灵芝多糖生物合成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高产灵芝多糖的液态发酵培养基和固态发酵培养基,液态发酵培养基的组成为:麦芽糖,3%;蛋白胨,0.4%;KH2PO4,0.15%;MgSO4,0.05%;培养基起始pH 为6。固态发酵培养基的组成为:麸皮,100%;蔗糖,1.5%;KH2PO4,0.05%;MgSO4,0.1%;水分,140%~170%;培养基起始pH 为自然pH 。对菌株在液态发酵和固态发酵两种发酵方式下,在各自生产灵芝多糖最佳的培养基中发酵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以正交试验确定了各自的最适工艺条件。结果如下:液态发酵的最适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28℃,发酵时间为136h,接种量为5%;固态发酵的最适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178h,接种量0.6%。将生产菌种分别接种到产糖量最佳的固态和液态发酵培养基中以各自最佳的发酵工艺条件进行发酵,测定灵芝多糖的含量。结果发现,固态发酵灵芝多糖的产量为58.8g/kg,液态发酵灵芝多糖的产量为52.5g/l,固态发酵的产糖量略高于液态发酵的产糖量。二者相比较,液态发酵的周期比固态发酵的周期要缩短90h。但发酵的工艺及设备相对复杂,需要在发酵罐中进行。而且发酵过程中易被污染,干燥的费用较高,生产的投资也比较大。固态发酵虽然发酵周期长,但所需工艺和设备都很简单。在发酵过程中不易被污染,一般只要控制好霉菌,就没有污染的可能性。而且固态发酵的干燥费用低,生产的投资比较小。从成本上看,固态发酵所用的固态培养物麸皮是农产品的废料,而且达到58.8g/kg的产糖量无需氮源,碳源的添加量也低于液态发酵,加之所需的设备简单,干燥费用低,所以与液态发酵相比,固态发酵的生产成本也有大幅度的降低。因此本实验认为,采用固态发酵生产灵芝多糖的方法是可行的,可以考虑今后作为制备灵芝多糖的一种主要方法。对多糖的提取条件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固态发酵生产灵芝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采用蒸馏水为提取剂,料水比为10:1,提取温度为90℃,提取时间为60min。将经过高产灵芝多糖的固态发酵培养基和最佳的固态发酵工艺条件发酵后的产物通过最佳的多糖提取工艺提取,结果表明,与未经过优化的提取工艺相比,灵芝多糖的含量提高了13.4%。对提取出的多糖进行了分离,得到两种多糖GLP1、GLP2,对它们进行了纯化,经鉴定两种糖都为单一组分,符合化学定性定量的标准。通过粘度法测定了两种糖的分子量分别为M1=6.07×104, M2=3.76×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