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发展进步,用电设备呈指数增加,电力供应与消耗对于能源的需求急剧扩大,大力开发新能源发电,成为应对能源短缺的有效手段,也使得分布式发电得到了迅速发展。对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位置以及容量进行优化分析,并对正常运行情况下的配电网结构开展重构分析,对降低系统损耗、提升网络静态电压稳定性,实现配电网的经济安全运行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首先,阐述了课题研究意义,针对分布式电源的发展进行了介绍,对分布式电源的优化配置以及含分布式电源的网络重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其次,介绍了多种分布式电源基本原理,将不同类型的分布式电源等效成“负”的负荷节点,构建了基于前推回代的含分布式电源潮流计算模型。针对不同接入位置以及不同接入容量,分别进行了相应的计算分析。再次,提出了改进的粒子群差分进化算法,针对粒子群算法易陷入早熟收敛的不足,引入进化速度因子概念来体现收敛程度;针对基本粒子群算法中惯性权重与学习因子不变的特点而不能较好地适应后期的迭代进化,对惯性权重与学习因子进行调整并随进化代数而变化,同时根据差分进化算法的全局收敛优势,在原始种群的基础上增加差分进化子群,在粒子群陷入局部最优时采用差分进化子群来帮助跳出局部最优位置,同时将较优的个体替换粒子群的较差个体。通过3个典型优化函数的仿真分析,表明所提方法的可行性与效率水平。最后,在年度综合效益最大化的基础上开展了分布式电源优化配置分析,给出了采用粒子群差分进化算法的优化配置流程,以IEEE 33节点系统为例进行了分布式电源接入位置与容量的优化分析。建立了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重构数学模型,并开展了接入后网络的重构优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