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山东省和福建省芦笋产地采集芦笋根腐病病株样品,对其进行病原物的分离、纯化、菌株鉴定,并通过回接进行致病性检测。结果表明,镰孢霉属(Fusarium spp.)是发病部位分离物中主要优势种群,其中包括尖孢镰孢(F. oxysporum)、再育镰孢(F. proliferatum)、茄病镰孢(F. solani)和半裸镰孢(F. semitectum),还分离到少量的青霉属(Penicillium sp.)和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真菌。 山东芦笋根腐病病株样品中茄病镰孢具有最高的分离频率(44.8%),其次为尖孢镰孢(27.6%)和再育镰孢(21.9%)。再育镰孢和尖孢镰孢的致病性强于半裸镰孢和茄病镰孢。再育镰孢能够分别与半裸镰孢和茄病镰孢构成复合侵染,且潜育期较单独接种缩短。根据再育镰孢和茄病镰孢的高分离频率和复合侵染研究中的强致病性推测山东省芦笋根腐病的主要病原菌是再育镰孢和茄病镰孢。 福建省芦笋根腐病病株样品中尖孢镰孢具有最高的分离频率(74.7%)。尖孢镰孢和再育镰孢的致病性强于半裸镰孢和茄病镰孢,因此推测尖孢镰孢是福建省芦笋根腐病的主要病原菌。 本研究还从山东省的曹县和福建省的东山县采集健康芦笋植株样品,对其进行了真菌的分离、鉴定,并对山东省获得的部分分离物进行了致病性检测。从山东省健康芦笋植株样品中分离到的主要是再育镰孢(50.2%),福建省为尖孢镰孢(83.9%)。所检测的山东省健康芦笋植株中的尖孢镰孢、再育镰孢和茄病镰孢对芦笋均有潜在的致病性,且三种镰孢菌的致病性没有显著差异。基于再育镰孢的致病性和高的分离频率推测山东省健康芦笋植株中主要潜在病原菌是再育镰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