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监测AECOPD机械通气患者气道峰压(Ppeak)、平台压(Pplat)、动态顺应性(Cd)和吸气阻力(Raw)、血气分析及凝血功能水平的变化,比较不同氧流量驱动肝素雾化吸入对AECOPD机械通气患者呼吸力学的影响,观察对患者呼吸力学改善效果,寻找合适的氧流量。为AECOPD患者机械通气选择雾化吸入时恰当的氧流量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选取51例AECOPD机械通气患者,按照雾化吸入时不同氧流量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5L/min(A组15例),7L/min (B组17例),9L/min (C组15例)。分别于雾化吸入前,雾化后30min、1d、3d、7d各个时间点监测患者气道峰压(Ppeak)、平台压(Pplat)、动态顺应性(Cd)和吸气阻力(Raw)、血气分析及凝血功能相关指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所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 S)表示,不同氧流量雾化吸入重复测量资料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结果AECOPD患者行机械通气雾化吸入肝素后,不同氧流量水平下三组患者呼吸力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组呼吸力学与A、C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组不同监测时间点比较,与雾化前相比,B组雾化后各个时间点呼吸力学参数变化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雾化30min后,各个呼吸力学指标与雾化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组雾化前后改变不明显(P>0.05)。不同氧流量驱动肝素雾化吸入,三组患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在雾化前、第7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氧流量驱动肝素雾化吸入治疗AECOPD机械通气患者时,采用7L/min氧流量驱动肝素雾化吸入治疗效果方面优于5L/min和9L/min的氧流量。可有效降低患者气道峰压、平台压、吸气阻力,增加胸肺动态顺应性,达到最佳雾化效果。7L/min氧流量驱动肝素雾化吸入治疗AECOPD机械通气患者,有利于机械通气的执行和通气效果的提高,而且方法简便易行。对AECOPD机械通气患者采用肝素雾化吸入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三组患者在雾化结束后,未见明确的肝素相关的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