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近年来,全球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ICC)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然而其病因目前仍不明确。最近研究提示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感染是ICC的危险因素之一,且乙肝相关性ICC与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具有相同致病过程,建议将乙肝相关性ICC与无合并慢性HBV感染的ICC患者区分开。然而乙肝相关性ICC是否具有不同的临床病理特点仍不详。由于ICC较低的发病率及手术切除率,影响其根治性切除术后预后的研究也很少。因此本研究的目的为探讨乙肝相关性IC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影响其根治性切除术后预后的危险因素。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接受手术的I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其预后。并根据是否合并有慢性HBV感染进行分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对各样本率之间进行比较,Kaplan-Meier法对确定的单因素进行生存率分析, 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生存率差异的显著性检验用Log-rank检验。结果:乙肝相关性ICC患者的发病年龄较没有合并慢性HBV感染的患者年轻。与无合并慢性HBV感染的患者相比,乙肝相关性ICC患者术前血浆甲胎蛋白(AFP)值异常升高的比例较高,但术前血浆糖抗原19-9(CA19-9)、r-谷氨酰转肽酶(r-GT)、碱性磷酸酶(ALP)异常升高的比例较低。术后标本病理检查提示乙肝相关性ICC患者病理标本大体分型多为肿块型,且肿瘤组织低分化程度比例及肝周淋巴结转移率均较低。与无合并慢性HBV感染的患者相比,乙肝相关性ICC患者有较高的术后生存率。乙肝相关性ICC患者根治性切除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0%、18%、13%。多因素分析显示肝硬化(危险系数[HR]1.875,95%可信区间[95%CI]1.197-3.278, P=0.008)及肝多发肿瘤(HR2.653,95%CI1.562-4.508, P<0.001)是影响根治性切除术后总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危险因素,而肝硬化(HR1.919,P=0.012)、肿瘤血管侵犯(HR3.779, P=0.02)及TNM分期晚期(III or IV期)(HR2.027, P <0.001)为影响根治性切除术后无瘤生存的独立预后危险因素。结论:乙肝相关性ICC与无合并慢性HBV感染的ICC患者相比具有不同的临床病理特点。乙肝相关性ICC患者的发病年龄早,易引起血清AFP升高,病理标本大体分型多为肿块型,且具有较高的术后生存率,预后好。临床上需将其与无合并慢性HBV感染的患者区分开。肝硬化、肿瘤血管侵犯及TNM分期晚期(III or IV期)为影响乙肝相关性ICC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无瘤生存的独立预后危险因素,而肝硬化及肝多发肿瘤为影响其根治性切除术后总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