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昆仙胶囊在慢性肾小球肾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19年6月在我院肾内科住院确诊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介于1~3g之间,血肌酐小于133umol/L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64例,所有患者经肾穿刺活检明确病理类型为膜性肾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患者均以氯沙坦钾为基础用药。治疗组口服昆仙胶囊,对照组口服雷公藤多苷片,总治疗观察时间为3个月。治疗期间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尿素(Urea)、血肌酐(SCr)、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h-Upro)指标变化并记录两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1)治疗3个月疗程结束后,昆仙胶囊治疗组比雷公藤多苷片对照组总有效率更高(90%vs66.67%,χ2=4.812,P=0.028);(2)昆仙胶囊治疗组和雷公藤多苷片对照组治疗前后组内24h-Upro比较均有明显改善;两组治疗后效果对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幅度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76,P=0.025);(3)昆仙胶囊治疗组和雷公藤多苷片对照组治疗前后ALT、AST、ALB、Urea、SCr的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昆仙胶囊治疗组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较雷公藤多苷片对照组显著偏低(χ2=4.267,P=0.039)。结论:昆仙胶囊降低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尿蛋白水平方面优于雷公藤多苷片,且副作用较小,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