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黑河上游祁连附近河流阶地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ba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流在其发育过程中不断地塑造地表的形态并留下诸多痕迹,河流系统与其控制因子间的关系一直是地貌学界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河流阶地作为河谷中最常见的层状地貌,其形成记录了区域河流发育的过程。通过对阶地形成过程及其年代学研究,可以探讨河流过程与其影响因子间的关系。大量研究表明,河流阶地的发育主要受控于构造、气候、基准面变化和系统内部调整等因素的影响。然而,不同规模的河流其沉积特征及阶地形成过程存在较大的差异。祁连山中段发育有黑河、八宝河、东索河三条规模不等的河流,而且三条河流阶地都比较发育。这为我们研究阶地发育模式和不同规模的河流对河流系统内外部因素的响应提供了很好的素材。祁连附近发育一级剥蚀面、9级河流阶地,剥蚀面海拔大致在2900-3100 m。各级阶地均有砾石层与河流相砂堆积,上覆厚度不等的黄土与坡积物。其中,最高级阶地分布于东索河与八宝河交汇处祁连县城西南。运用差分GPS对阶地砾石层高程进行测量,结合室内分析制图得到祁连附近的阶地空间分布图与河流纵剖面位相图。综合比较三条河流,黑河阶地序列最完整,连续性较好;黑河与八宝河主要发育基座阶地,东索河上段主要发育加积状态阶地。通过对阶地砾石层上覆河流相砂进行光释光测年,得到黑河六级阶地(T1-T6)下切时代主要集中在两个时段:T6、T5、T4三级较高阶地阶地下切形成于43.6-59.3 ka期间,T3、T2、T1三级低阶地下切形成于4.4-13.6 ka期间。河流下切时段与气候变化记录对比表明,黑河三级高阶地(T4、T5、T6)的下切时期对应于MIS3早中期(相对温暖时期),河流侧蚀/堆积对应于MIS3晚期到MIS2结束,三级低阶地(T1、T2、T3)下切年代对应MIS1早中期(相对温暖时期)。黑河河流堆积/侧蚀与下切的交替可能主要受到气候变化的控制。黑河阶地发育特征表明,由于区域的岩性与沉积物供给原因,该段黑河河流能力主要以搬运沉积物为主,每一阶段的河流下切需要多次下切与停顿才能完成。黑河与东索河河流下切的时段是一致的,对比发现黑河阶地级数多于东索河发育阶地级数,表明黑河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可能更敏感。阶地沉积特征与纵剖面特征表面东索河T4、T5阶地面形成时期,东索河上段河流处于加积状态,而黑河、八宝河与东索河下段处于均衡状态。河流规模(流域面积、径流量等)的差别可能导致河流对外部因素变化的响应方式的不同。黑河、八宝河、东索河在暖期发生同步下切,而冷期黑河处于均衡状态,东索河上段处于加积状态。
其他文献
近日,刚成立的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三文鱼分会,发布了国内第一个《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报批稿).
摘要:钦州坭兴陶是中国陶瓷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是钦州人引以为傲的本土优秀民间工艺。钦州作为日渐闻名的陶都,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坭兴陶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地处钦州市的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北职校”),开设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工艺创作专业(坭兴陶艺方向),并已成为广西中等职业学校民族文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担负着为地方坭兴陶产业生产一线培养陶艺中等专业技术人才的责任。如何围绕“素质为先
目的探讨全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作用。方法对2009年2月至2010年1月经太仓市浮桥镇港区医院门诊和住院治疗的不同病原感染性患儿246例,采用特定蛋
企业发展以人为本。做好青年干部工作,就较好的解决了人才后续问题。把握好青年干部成长规律,教育青年干部首先正确认识名利、挫折、家庭、交往这些问题,有的放矢的加强教育引导
使用气凝胶、白水泥、固硫灰(CFA)等材料制备保温砂浆,设计气凝胶掺量、固硫灰取代量和稠度的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对保温材料表观密度、抗压强度、吸水率、导热系数性能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