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陈衍的“三元”说

来源 :三峡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shangs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两千年高度发展的诗歌传统,面对过于丰厚的诗歌文化遗产和俗滥的诗歌形式所造成的困窘,避俗避熟已经是极为艰难了。清末民初的诗论家陈衍,对既有的诗歌经验作了有限的抗拒,成为古典诗学的终结者。虽然学术界对陈衍的研究取得了相当可观的学术成果,但是“三元”说作为陈衍诗学的核心理论,至今还没有系统研究的专文出现。从学术研究的趋势方面讲,中国古典文论正面临着一个如何从理论上去建构的问题,基于这种现状,笔者将研究论题选定为《论陈衍的“三元”说》,拟对陈衍的“三元”说作出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和阐发。诗歌莫盛于“三元”,上元开元,中元元和,下元元祐。“三元”说在“三元皆盛”的表成层次上看似唐宋兼采,深层意义上指向的是它的“宗宋”的诗学价值取向:于开元盛称杜甫,于元和力推韩愈,而二公实为“唐音”中开“宋调”的先驱。陈衍将“三元”的重心定位于开元之杜甫,元和之韩愈,元祐之苏、黄,为宋诗找到了一个合理的注解。全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发了“三元”说提出的历史文化语境;第二部分重点论述了“三元”说的理论内涵;第三部分从实践的角度分析了“三元”说的理论价值与局限。
其他文献
敦煌写卷《俗务要名林》与《杂集时用要字》中记载了唐五代时期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用事物,特别是《俗务要名林》,不仅记载了诸多名物,还大量记载了与人们密切相关的动作、情貌词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