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分析不同宫颈病变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E2基因的突变情况,探讨山东省青岛地区HPV16型E2基因的序列多态性以及变异与不同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1]收集山东青岛地区液基细胞学检查(LCT)标本并有明确病理诊断者196例,其中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57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88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51例;宫颈癌新鲜组织61例,经病理诊断为53例宫颈鳞状上皮细胞癌,8例宫颈腺癌。[2]用蛋白酶K法,分别提取新鲜组织和细胞DNA。[3]以提取的DNA为模板,采用PCR技术,以通用引物MY09、MY11扩增HPV L1基因组片段筛选HPV阳性标本,采用HPV16型特异性引物进一步分型,筛选出HPV16阳性标本。[4]以HPV16阳性标本DNA为模板,扩增E2基因全序列。[5]所获PCR产物行基因全序列测序,应用DNASTAR软件,与德国HPV标准株进行比对分析,寻找HPV16E2的突变位点,分析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变异,比较热点突变位点囊突变频率在各组的差异。结果[1]山东省青岛地区不同宫颈病变及宫颈癌组织中HPV及HPV16的感染率分别为82.9%和51.6%。[2]110例HPV16阳性标本中有68例E2基因扩增成功,共检测出11个碱基突变位点,其中10个导致氨基酸的改变,突变热点为nt3410(63.2%),3159(55.9%),3249(55.9%)。统计学分析显示各个位点的突变与不同级别宫颈病变之间都没有相关性(P>0.05)。宫颈癌标本中基因整合率为65%(14/40),远高于CIN3的整合率(6/43)(P<0.001)。结论青岛地区HPV16E2基因存在多个位点的突变,且发现G2828A, T3274G, T3384C,T3524C为青岛地区特异性突变,这些位点的突变可能与高度上皮内瘤变和浸润性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