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慢性便秘调查及其相关因素分析——以上海某三甲医院为例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t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慢性便秘(chronic constipation)在临床上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肠道动力疾病,随着现代工作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增大、社会的老龄化、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人群总体的慢性便秘患病率不断升高。本研究旨在探讨医务人员中慢性便秘的患病率情况及其相关因素。  方法:  选取上海某三甲医院1000名医务人员,采用问卷方式进行慢性便秘的调查。慢性便秘的诊断参照罗马Ⅲ标准,慢性便秘危险因素的分析先采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者进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共986名医务人员完成调查,其中慢性便秘患者115例,患病率为11.66%。排便费力、排便次数减少和排硬便或干球便是慢性便秘最常见的三种症状。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族史和消化道感染史、饮酒、解便时看书报玩手机、经常熬夜、工作有压力、焦虑、抑郁、腹部手术史、痔疮可增加慢性便秘的患病率,为慢性便秘的危险因素;而生活规律、饮食规律、经常食用水果或蔬菜、经常进食粗粮、多饮水、定时排便可降低慢性便秘的患病率,为慢性便秘的保护因素。职业为医生和护士是医务人员慢性便秘的危险因素,进一步将医务人员分为临床医务人员(包括医生和护士)和辅助医务人员(卫技和行政),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文化程度、熬夜、工作压力、焦虑、抑郁可增加临床医务人员的慢性便秘患病率,为临床医务人员慢性便秘的危险因素;而生活规律、饮食规律可降低临床医务人员的慢性便秘患病率,为临床医务人员慢性便秘的保护因素。  结论:  慢性便秘在上海地区医务人员中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检出率为11.66%。慢性便秘发病的因素包括遗传、心理、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和排便习惯、调整好精神心理状态,对预防医务人员慢性便秘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如今素质教育呈现出不断的发展和深入,物理实验方面的教学也有了更加显著的重要作用.不过从整体上来看,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依然存在,教育工作者必须从诸多角度人手予以有效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