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与中美制造业贸易摩擦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y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1年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抓住了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性机遇,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实现了对外贸易规模的高速增长,成为了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在对外开放规模持续扩大的过程中,中国制造业通过转型升级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不断攀升。与此同时,美国对中国发起了愈发激烈的贸易摩擦,美国总统特朗普于2018年发动的中美贸易战更是“逆全球化”风潮中的标志性事件。作为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中美两国的经贸关系对各自的产业发展和世界经济形势都存在重大影响,日趋激化的中美贸易摩擦已经成为中国对外开放和产业升级的重大障碍。在这一背景下,分析中美两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相对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又如何影响贸易摩擦,对认识贸易摩擦的性质和根源、预判未来走向和提出应对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经典贸易保护理论为基础,分析了中美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变动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机制,即当中国制造业攀升全球价值链,引发价值链高端位置的竞争,原本位于价值链高端的美国跨国公司因为竞争压力增大导致利益受损,在政治上组织起来形成利益集团,向美国政府施加政治压力,激化贸易摩擦。现状分析方面,本文使用WWZ方法对中美两国制造业GVC地位指数进行测算,并与中美贸易摩擦的历史和性质变化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中国制造业在链中地位相对上升时,中美贸易摩擦加剧,摩擦的产业与方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同时,通过案例分析研究了利益集团在美国贸易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实证研究方面,本文选取2000-2014年中国贸易救济网数据库、WIOD2016数据库与美国政治捐献数据库匹配的合并数据,选取合适的控制变量后对第二章的理论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支持了本文的观点。
  基于理论、现状和实证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随着中美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一升一降”,中美经贸关系发生了深层次的结构性改变;(2)中美贸易摩擦的主要目标已经由传统制造业转向新兴制造业;(3)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赶超是中美贸易摩擦的经济根源;(4)中美贸易摩擦的激化亦存在政治因素的影响。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重视行业利益集团,建立贸易摩擦长效机制;(2)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扩大内需,发展区域价值链和国家价值链;(3)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进一步提高。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