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武术是中华民族数千年发展沉积下来的文化瑰宝,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精神。新中国成立以来武术一直是学校体育教学大纲的重要内容,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外来文化的涌入,学校体育教学中武术内容逐渐淡化,学生体质逐年下降。在新的历史时期,为增强学生体质、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国家多部委联合发文要求落实推广武术进校园,武术进校园再次成为学校体育关注的焦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专项主要为中小学培养具有武术专项特长的专业教师,武术专项开设的好坏直接影响武术专项学生培养质量和中小学武术进校园的落实与推广。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对贵州省13所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专项开设现状相关内容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下发文件,要求推广武术进校园,对增强学生体质,传承和发扬武术文化具有深远意义,是时代所需。2、武术进校园背景下明确要求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更多具备武术专项特长,能胜任中小学学校体育教学、训练竞赛等的应用型人才。3、通过《武术》普修课程学习,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很难掌握武术项目基本运动技能。4、武术专项教授的内容、高考不考专项及培养单位限制开班人数是影响贵州省普通高校武术专项开设的主要因素。5、《武术专项》课程教学内容繁多、开课安排不合理及学生缺乏教学实践是影响武术专项学生运动技能水平不高的主要因素。6、武术专项毕业生就业以中小学体育教师为主,是落实和推广武术进校园的中坚力量。建议:1、贯彻落实国家武术进校园文件精神及要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出台具体监督与实施方案。2、培养“一专一辅”的专项人才,并明确各专项培养标准。3、规范《武术》普修课程教学大纲,加强教学过程的监督与管理。4、完善贵州省体育高考专项设置。5、调整专项开设人数限制、完善选课制度、积极宣传武术进校园文件精神及就业机遇。6、制定《武术专项》教学大纲,精简教学套路。7、组织全省范围的武术专项学生基本功和段位制套路通级竞赛,加强武术专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8、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武术教学软硬件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