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是美国当代最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对后现代问题予以关注,并在后现代问题的讨论中表现出了不同于他人的逻辑力量和历史深度,在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乃至整个美学中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自1985年他应邀来华讲学之后,近20年来,国内对他的理论倾注了很大的关注和热情,他的主要著作和论文集也已经出版。但是,由于其学问十分庞杂,表述过于艰涩,使得研究者们生畏,研究成果也寥寥。并且,国内对他的研究更多地倾向于他的马克思主义阐释学,而较少关注其后现代文化理论。本篇论文主要关注詹姆逊的后现代文化理论,期望借由全面疏理他的后现代理论而走进他,了解他的博大和睿智。本篇论文分为四个部分,主要分析了詹姆逊对后现代主义的界定,总结了他对后现代主义文化特征的论述,考察了他对后现代主义的评价,探讨了他在研究后现代主义文化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创见和不足之处。论文第一部分首先从詹姆逊对后现代主义的界定入手,分析了他的这一定义的三重含义,认为詹姆逊从坚持经济基础决定论、唯物主义历史观、总体性原则和辩证法四个方面显示出了他的马克思主义立场,确定了其马克思主义后现代理论家的地位,进而又从他研究后现代主义的独特立场出发,探究了他所采用的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后现代主义的方法。论文第二部分总结了詹姆逊对后现代主义文化特征的分析。论文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归纳了他对后现代主义文化特征的描述:一、内容方面论文首先论述了詹姆逊提出的后现代主义的第一个特征,即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刻意反动。认为他从五个方面描述了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的颠覆:削平深度、历史感消失、主体的消失、距离感的消失和美学民粹主义;接着,论文论述了詹姆逊指出的后现代主义的第二个特征:后现代主义中一些原本在现代主义时期十分分明的界限和区别消失了。论文主要论述了在后现代主义中文化和商品界限的消失以及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之间的融合。二、形式方面论文认为詹姆逊从三个方面对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形式特征作出了分析,即后现代主义文化具有鲜明的拼凑感、视觉主义以及高科技合成感。论文第三部分着眼于詹姆逊对后现代主义文化的评价和展望。认为詹姆逊把后现代主义文化既视为进步又视为灾难,是他站在清醒而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对后现代主义文化做出的一分为二却又合二为一的辩证的评价,指出詹姆逊认为文化全球化是不可避免的这一预测是他从马克思主义立场出发必然得出的结论,并进一步分析了他对文化全球化的看法。论文最后对詹姆逊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优点和缺陷做出了评价,认为詹姆逊的后现<WP=3>代主义理论具有包容性、创新性、连贯性、坚定性和有效性五大优势,同时也指出了詹姆逊理论中的不足之处。本篇论文广泛地吸收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国内对詹姆逊后现代主义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点:他的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的理论和他对后现代“平面感”、“断裂感”、“零散化”、“距离感的消失”四个特征的描述。本文则在此基础上,论述了詹姆逊提出的后现代主义的其他特征,如美学民粹主义,文化与商品之间边界的消失,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融合,以及后现代主义文化在形式方面的特征等。论文旨在较为全面而系统地疏理詹姆逊的后现代文化理论,细致而深入地探讨詹姆逊对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的独特之处,为当今的詹姆逊后现代理论研究提供有益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