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和平区8~16月婴幼儿沟通能力发展的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c2sq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沈阳市和平区8~16月婴幼儿沟通能力的发展规律。   方法   现况定量研究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不等比例抽样方法,随机抽取沈阳市和平区118名8~16月婴儿,使用中文早期语言与沟通发展量表(Chinese communicative Development Inventory,CCDD,采用父母报告形式对其沟通技能的发展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早期语言(甲、早期对语言的理解乙、听短句丙、开始说话、丁、词汇量表);动作和手势(A、早期手势B、游戏和常规活动C、作用于物体的动作D、假扮游戏E、模仿成人动作)。   结果   绝大部分8个月婴儿在开始讲话之前即对“自己的名字”、“爸爸”、“妈妈”、“别xx/不许xx”等词语有反应。8个月婴儿平均能听懂12个短句,16个月时能听懂26个短句。儿童“模仿语音”比“一看到东西就喜欢叫出它的名字”要早1个月,女童“一看到东西就喜欢叫出它的名字”及词汇表达情况较男童超前2个月。随着月龄的增大,会做的手势逐渐增多,其中“早期的手势”和“游戏及常规活动”发展最快,“作用于物体的动作”和“模仿成人的动作”其次,“假扮”发展最慢。同月龄的女孩较男孩动作及手势发展快,女童“假扮”动作的百分值在9、12、13、16月龄时明显高于男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沈阳市和平区8~16月婴幼儿语言理解及表达以及沟通手势能力的发展随月龄的增大而增强。女童在早期语言理解、表达及沟通手势方面的能力强于男童,女童词汇表达能力较男章超前2个月。“假扮”动作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