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埋线联合中药内服治疗脾虚湿胜型肥胖的临床观察

来源 :广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kunbaob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针刺埋线联合中药内服治疗脾虚湿胜型单纯性肥胖的临床观察,与传统埋线联合中药治疗作对比,为治疗肥胖症提供一种操作更方便、疗效更持久、效果更满意的方法。方法:本研究运用随机对照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0名脾虚湿胜型肥胖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成两组,治疗组选用包含PPDO线体的一次性埋线针进行针刺埋线结合口服参苓白术散治疗,对照组传统埋线结合口服参苓白术散治疗,疗程为3个月,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评价,治疗结束六个月后对治疗有效的患者进行回访,评价复发情况。通过临床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BMI值、体重、腰围、肥胖度、中医临床症状等,来观察临床疗效,并通过观察患者治疗后皮肤有无红肿、硬结等评估排斥反应及治疗的安全性,将收集所得数据,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实际纳入64例患者,经过3个疗程的实验观察,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的体重、BMI值、腰围、肥胖度、中医症状等均得到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体重、BMI值、肥胖度、腰围、中医症状评分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3疗程治疗,治疗组有效率达到90.63%,对照组有效率为81.25%;治疗结束6个月后对治疗有效的患者进行回访,了解复发情况,治疗组复发率为6.90%,对照组复发率为26.92%;对治疗后治疗部位出现排斥反应的患者进行统计,评估排斥反应的情况,治疗组排斥反应为3.13%,对照组排斥反应为21.88%。结论:针刺埋线联合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虚湿胜型肥胖的疗效优于传统埋线联合参苓白术散治疗。针刺埋线联合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虚湿胜型肥胖,疗效确切,复发率及排斥反应较低,操作便捷,值得临床推广。
其他文献
<正>数学课堂上对推理和论证的更多关注要求使用更真实的评估方法。尤其重要的是让教师和学生有机会参与形成性评估实践的工具,如收集数据、解释理解和修改思维或教学。移动
会议
路基工后沉降控制是客运专线路基工程研究的重点内容,其中地基在列车荷载长期重复作用下的累积沉降不可忽视。为揭示黄土地基在列车振动荷载长期作用下的沉降变形,通过对原状黄
<正>目的:通过对17年来3197例烧伤病人的统计学分析,提供可靠的流行病学资料。方法:对我科从1980年至17年来所有烧伤病人的临床资料年龄与职业分布,致伤原因,烧伤部位,烧伤面
会议
慈善组织公信力的强弱直接反映了外界对该组织服务质量与理念的认同与否以及该组织在社会大众心目中的形象。目前我国的慈善组织在信息披露、内部治理结构以及外部评估方面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