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时期加强科普能力建设离不开媒体的传播,在2015年中国科协发布第九次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中,利用电视获取科技信息的公民比例为93.4%。在传播科普知识、宣传科技成果和介绍科学现象中,电视作为现代家庭的常用电子设备发挥着巨大作用。目前我国电视科普节目处于两级分化状态,一些老牌的电视科普节目虽然有着稳定的受众,但是相较于其它类型的电视节目收视率差距甚远。如今加入了真人秀元素,并将大型科学实验搬上舞台的电视科普节目,在收视率上有了新的突破。这样的变化对我国电视科普节目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要想在竞争激烈的电视媒介市场站稳脚步需要了解我国电视科普节目目前的状况,才能根据自身优势赢得更大的媒介市场份额。将我国电视科普节目纳入媒介生态学研究范围,视其为媒介生态种群中的一分子。从生物学、生态学的视角研究我国电视科普节目种群的生存与发展,分析我国电视科普节目种群赖以生存的媒介生态环境,关注影响电视科普节目种群生存和发展的限制因素,分析影响我国电视科普节目种群生存的媒介生态环境“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两方面。要使我国电视科普节目种群健康发展,需要探析影响我国电视科普节目的生态平衡、适度发展的控制因素,进而探讨解决当下我国传统电视科普节目发展困境的问题。进入21世纪,我国电视科普节目种群的媒介生态环境变迁,我国电视科普的节目形式更加多元化,观众的主动性被重视,节目中加入更多综艺元素,种种变化使我国电视科普节目种群出现了发展契机。在泛娱乐化时代,我国电视科普节目种群的生存与发展不容乐观,在对我国电视科普节目种群生态位规律分析的基础上,探析我国电视科普节目种群的竞争与合作策略,在对节目制作的资本、人才、技术以及信息资源多元组合的基础上,要让我国电视科普节目种群可持续发展,需要将我国电视科普节目种群的竞争劣势改变,其次探索我国电视科普节目种群新的合作发展路径。遵循媒介生态发展规律提高信息传播效果进而提高媒介生态质量,赢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