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教育事业的奠基石是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小学教师这支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又决定了我国基础教育的优劣程度。目前,我国的中西部地区由于教育政策因素、人事管理制度因素、经济因素和自然条件、地理因素等造成了小学教师这支队伍中不仅有公办教师,还存在一群特殊身份的教师——代课教师。代课教师即在公办小学中没有国家承认正式编制的临时从教人员,他们普遍存在基本薪酬低、福利待遇差、社会保障缺失,职业满意度低,生活得不到保障的状态,因此,本文以实地调研为主,针对景德镇市昌江区农村小学代课教师基本情况和县、乡两级政府部门对这一群体现有的管理方式进行调查研究。本文通过使用文献资料法,借鉴国内有关于该方面的各项研究成果,借助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运用深度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据分析法,从实际出发,对目前景德镇市昌江区农村小学代课教师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教学质量差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探寻一套适用于中西部地区农村小学代课教师队伍,能够保障他们的权益和需求、增强其工作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规范、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措施,并进一步推广到我国中西部地区其他农村小学。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涵盖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重难点、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研究方法和思路。第二部分是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本文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基础,详细分析代课教师的五个不同层次需求。第三部分是农村小学代课教师的管理现状,本人通过对景德镇昌江区农村小学代课教师发放调查问卷并进行深入访谈,从代课教师队伍的基本结构、福利待遇、工作状态、身心现状进行描述和分析,总结出农村小学代课教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是中西部地区农村小学代课教师管理对策研究,首先树立正确的管理观念,将农村小学代课教师的管理权限统一到县区一级教育主管部门,其次把好招聘关,严控代课教师的录入门槛,再次提高基本薪酬,同时加强教育培训,并建立相应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