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沉积NiCrBSi合金工艺优化及性能调控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chao10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NiCrBSi系合金的主要成分一般包括Ni、Cr、B、Si、Fe、C等,因其在常温及高温下均具有良好的硬度、耐磨及耐腐蚀性能,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零部件表面耐磨及耐腐蚀涂层的制备。NiCrBSi系合金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为Ni60合金(Cr16.0 wt.%,B3.2 wt.%,Si 4.0 wt.%,Fe<15.0 wt.%,C 0.8 wt.%,Ni Bal.),使用Ni60合金制备的涂层硬度可以达到60 HRC。近年来,随着增材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Ni60合金在模具快速制造与受损零部件的快速修复等领域展现出了越来越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以Ni60合金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激光沉积Ni60合金的工艺及性能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获得了激光沉积Ni60合金的成形控制方法并优化了工艺参数,研究了激光沉积成形Ni60合金的微观组织特点,并揭示了微观组织对性能的影响机理。针对激光沉积Ni60合金试件裂纹倾向较大的问题,通过加入纳米Nb及纳米ZrC粉末,分别以两种不同的方式改变了成形试件的微观组织,降低了激光沉积Ni60合金试件的裂纹敏感性。对激光沉积成形工艺参数的研究依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进行,依次研究了单道单层、单道多层(薄壁试件)、单层多道、大型块状试件的成形控制方法。在影响激光沉积的众多工艺参数中,首先确定了送粉气体流速,保护气体流速,沉积距离等次要影响因素的合理范围,随后研究了激光功率、扫描速度、送粉率等主要参数对沉积层形貌及粉末利用率的影响。在本文的试验条件下,激光沉积可以良好成形的参数为激光功率:400~1000 W,扫描速度:2~14 mm/s,送粉率7.3~18.1 g/min。在对激光沉积Ni60F合金微观组织及性能的研究中,首先确定了在最优工艺参数下,成形试件的基本物相组成与微观组织形态。随后研究了激光功率的变化对试件组织及性能的影响,合金元素比例变化对试件组织及性能的影响,最后通过对比研究铸造Ni60合金试件,明确了激光沉积Ni60合金试件的组织特点。激光沉积Ni60合金试件中的主要物相包括:γ-Ni、Ni3Fe、CrB、Cr5B3、Ni3B、Ni3Si、Cr7C3等。微观组织主要包括γ-Ni固溶体、Ni-B-Si共晶组织与Cr的硬质相组织。试件的微观组织随冷却速度的改变存在明显区别。在沉积层中部区域,冷却速度最慢,硬质相为块状,尺寸较大,γ-Ni固溶体组织含量较多,共晶组织含量较少,硬度约为800 HV;在沉积层顶部及底部区域,冷却速度较快,组织中存在大量的Ni的树枝晶及硬质相树枝晶,共晶组织含量较多,硬度约为850 HV;试件的边缘区域冷却速度最快,硬质相尺寸细小并且分布均匀,共晶组织含量最多,硬度约为900 HV。试件的抗拉强度约为350 MPa,断裂形式为脆性断裂。在其它参数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激光功率的提高,试件的热输入量增加,冷却速度降低,试件中的树枝晶组织数量减少,晶枝长度降低,硬质相尺寸增大,试件组织的均匀性有所提高,但硬度下降,激光功率700 W下试件的硬度约为822 HV,1000 W下约为800 HV。当激光功率增加时,由于基板与试件的热输入量增加,导致冷却后的应力增加,因此尽管试件的组织均匀性有所提高,但裂纹敏感性没有发生明显改变。Ni45为硬度及耐磨性相对较低的NiCrBSi合金,其与Ni60合金的元素组成相同,但Cr、B、Si等元素质量分数较低。激光沉积Ni45合金的物相组成与Ni60合金基本相同,但γ-Ni固溶体组织含量明显增加,微观组织中存在大量Ni的树枝晶组织。试件硬度约为527 HV,抗拉强度约为723 MPa,断裂方式为脆性断裂。试件的裂纹敏感性明显低于Ni60合金,说明γ-Ni固溶体组织在NiCrBSi合金中为主要的韧性物相。为了明确Ni60合金的激光成形特点,本文对比研究了铸造Ni60合金试件的微观组织及性能。铸造Ni60合金试件通过真空熔炼制备,熔炼温度为1100℃,保温时间2小时。铸造Ni60试件的微观组织较为均匀,但在试件中部存在明显的孔隙缺陷。在缓慢冷却的条件下,试件中无树枝晶状组织,γ-Ni固溶体组织与共晶组织呈片状交叉分布,试件的硬度约为700 HV。为了改善成形试件的裂纹敏感性,使用球磨机在Ni60合金粉末中掺杂了不同比例的纳米Nb粉末。掺杂纳米Nb粉末后,试件的裂纹敏感性明显降低。Nb在沉积过程中原位形成了NbC,为硬质相提供了形核点,并使促使树枝晶组织转变为等轴晶组织。加入纳米Nb粉末后,原本连续分布的共晶组织转变为分散状态,从而抑制了微观裂纹的萌生与扩展,降低了试件的裂纹敏感性。随着Nb质量分数的增加,试件的平均硬度降低,拉伸性能提高。为了改善成形试件的裂纹敏感性,使用球磨机在Ni60合金粉末中掺杂了不同比例的纳米ZrC粉末。掺杂纳米ZrC粉末后,试件的裂纹敏感性明显降低。ZrC在激光沉积过程中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反应,因此ZrC没有起到为硬质相提供形核点的作用。在试件的成形过程中,Zr与Ni通过包晶及共晶反应生成了Ni7Zr2与Ni5Zr。随着ZrC质量分数的增加,微观组织中的硬质相没有发生明显变化,γ-Ni固溶体组织含量逐渐增加,Ni-B-Si共晶组织含量逐渐减少,试件的硬度及拉伸性能均有所下降。本文系统地研究了Ni60合金的激光沉积工艺与性能,并创新地通过加入纳米Nb和纳米ZrC粉末,改变了γ-Ni固溶体组织与共晶组织的结构,降低了试件的裂纹敏感性,为NiCrBSi系合金在增材制造领域的应用提供了试验基础和理论支撑。
其他文献
学位
前体m RNA的加工是大多数后生动物基因表达和发挥功能所必需的基本步骤。富含丝氨酸/精氨酸(Serine/arginine-Rich,SR)的剪接因子SR蛋白作为RNA加工过程的关键调控因子,在m RNA的剪接激活、剪接抑制、输出、稳定和翻译中发挥重要作用。SR蛋白家族有12个成员,在功能上有一定的重叠和冗余性。近年来,有关Srsf1、Srsf2、Srsf3和Srsf10基因敲除小鼠模型的研究显示
生物材料能够以简单结构产生高效率及灵活多变的变形行为,如松塔鳞片具有方向不同的纤维增强双层结构,可以在环境湿度变化时打开或闭合;人体的羽状肌组织利用肌纤维与肌束的角度变化实现驱动力和变形量的调控。与人造驱动器不同,生物材料通常利用一体化的内部结构代替机构进行运动控制。然而,这种一体化的结构材料,传统制造方法难以实现。增材制造技术,通常称为3D打印,能够形成传统制造工艺无法实现的材料内部有序结构及复
荧光传感器因其具有使用简单、响应快、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等优点,可提供定性和定量信息,而被广泛地应用在众多研究领域。荧光传感器的核心是荧光探针,随着近几年来纳米材料荧光探针和有机小分子荧光探针的快速发展,荧光探针已成为不同类型分析物检测中的有力工具。但荧光探针在发展的过程中仍有许多问题尚未解决,如:碳点(CDs)的形成过程和荧光机理还存在争议;异原子掺杂及溶剂调控碳点的合成策略;碳点作为多用途传感器
商业特许经营的起点是被特许人为取得特许人的特许经营权支付费用,并围绕特许经营权的行使订立特许经营合同,商业特许经营权这一概念常出现于对商业特许经营的相关研究中。然而,究竟何为特许经营权、权利主体是谁、具体包含哪些内容、权利行使方式是否存在限制、授权行为是否具有限制、如何进行权利保护等具体问题却少有人回答。现有针对特许经营的研究大多将视线集中于特许经营中其他更为具体的问题上,对于特许经营权的分析往往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日常便捷的生活环境中离不开个人身份识别系统。利用人体固有的生物特征实现身份识别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因此被学者广泛研究。心电信号是记录心脏起搏的电活动过程,包含丰富的身份信息并且满足身份识别的基本特性。与现有的生物特征相比,利用心电信号(ECG,Electrocardiograph)进行身份识别的主要优势为:ECG信号是通过活体测量,难以伪造;信号不会受外界影响
"十四五"期间,光伏、风电装机比重将进一步提升,电力系统对储能电站容量的需求也将随之增加。考虑到未来几年国家政策对储能产业的扶持、产业链的发展完善、产品的研发改进以及产品制造成本降低等利好因素的影响,储能产业的发展有望进一步提速。为降低弃光弃风率,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整体经济性,针对光伏电站和风电场如何确定储能装机容量以及如何确定储能系统充放电功率提出了基于经济性最优的储能系统优化配置方法。该方
职业教育专业课教材是成千上万学生频繁使用的学习资源。教材的结构化问题初看微小,实则重大。教材如何成为逻辑明确且清晰的符号构合体,不仅影响教材建设质量,而且制约课程改革和教育改革能否突破瓶颈。2017年以来我国成立国家教材委员会,组建教育部教材局,专门单独设立职业教育国家重点教材研究基地等系列战略措施;国务院政策文件明确提出开发“新型活页式”和“手册式”职业教育专业课教材来强化组织模式和内容结构改革
定位信号参量估计是阵列信号处理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在雷达、声呐、移动通信、遥感勘探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理想模型假设下的定位信号参量估计理论已经发展到较高水平,然而实际工程应用中阵列接收信源信息的过程往往面临阵列的非完全校准、传播介质非均匀和传播环境温湿度变化等因素影响,这些非理想的阵列接收模型破坏了接收数据阵列流形的精确无偏条件,造成了阵列接收信号在幅度和相位上的扰动。研究表明,当幅相误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