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光学手段的射频干扰消除技术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fa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智慧城市、物联网、虚拟现实和无人机技术等在生活中日益普遍开来,这就需要无线通信技术应具有大传输带宽、高速率和低延时等性能。无线通信技术主要分为频分双工、时分双工和全双工三种。其中全双工相比频分双工和时分双工在频率资源利用率、传输速率和延时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可以满足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发展的需求。然而全双工通信技术在同时同频进行传输时会存在射频自干扰问题。本文研究基于光学手段的射频干扰消除技术以解决全双工通信中所存在的自干扰问题。提出并实验研究了两种实现射频自干扰消除的光学方法。  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⑴采用偏振复用的两个马赫-曾德强度调制器来实现射频自干扰消除。将两个马赫增德调制器工作在相反的偏置正交点,从而得到恢复的干扰信号和参考信号之间的反相关系。在光域中调节参考路的幅度和延时,实现射频自干扰消除的匹配条件。采用偏振复用技术进行干扰支路与参考支路的合路,避免了同一激光光源的光学干涉问题。实验结果表明在2.4、5、10和15GHz单频点的消除深度达到了73dB以上。10MHz带宽下各频率处的消除深度分别为34.4、29.2、32.7和31.8dB。对不同带宽、不同功率下的消除深度以及消除深度随时间的变化都进行了测量分析。最后研究了干扰消除系统的无杂散动态范围,消除后其平均值为64.5 dB·Hz2/3。⑵采用集成的双平行马赫-曾德调制器(DP-MZM)来实现射频自干扰消除。接收信号和参考信号分别通过DP-MZM中的子马赫-曾德调制器(MZM1和MZM2)转换到光域中,上下MZM1和MZM2分别偏置在正交点和最小点,从而使之输出分别为双边带+载波信号(DSB+C)和双边带-载波抑制信号(DSB-CS)。这种偏置设置的优势在于避免了在Y分支波导处光学干涉问题。干扰信号和参考信号对于消除所需的时间和幅度匹配条件,通过MZM2射频端口前的电延时线和DP-MZM内嵌的光移相器来实现。实验结果表明2.4、5、8和10GHz单频点信号的消除深度大于80dB。对于100MHz带宽,2.4、5、8和10GHz频率处的消除深度分别为37.6、35.8、33.1和38.3dB。研究了2.4GHz频率处,10MHz至100MHz不同带宽的消除深度、-5dBm至15dBm不同功率下的消除深度,以及100MHz带宽下抑制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最后分析了系统的无杂散动态范围,消除后其平均值为54.2dB·Hz2/3。
其他文献
近二十年来,地基处理技术得到很大发展,其中复合地基技术应用最为广泛。复合地基中的竖向增强体一般可分为散体材料桩、柔性桩和刚性桩,碎石桩等散体桩是透水的,可以加快地基
城市轨道交通是一项涉及专业多、设备技术含量大、运载乘客安全性要求高的系统工程。总联调即各设备系统间联合调试,在调试好所有子系统的基础上,启动各子系统,使它们在类似
研究大气CO2高精度探测,对准确描绘CO2空间分布有着重要的意义。具有高通量、超光谱分辨率的空间外差探测技术是发展CO2卫星载荷的重要技术,目前我国针对此技术的正演模型研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类电子阅读形式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强势介入.在零碎的时间里用方便快捷的网络行为不断改变着人们的阅读方式,以其速度之快、获取手段之多、涉及范围
激光直写光刻属于无掩模光刻的一种,是当今制作衍射光学元件的关键技术之一。为进一步促进激光直写光刻技术的发展,提高衍射光学元件的制作质量,本文针对激光直写光刻质量控制的
城市轨道交通给人们带来出行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新挑战,客流拥挤便是其中之一。与地面交通拥堵不同,轨道交通系统封闭受限,客流拥挤不易疏散,并且随着列车运行将不断蔓延
故宫梁枋彩画作为皇家建筑装饰,其蕴含的政治内涵是必然的.文章以故宫梁枋彩画为研究对象,从政治内涵的角度切入,通过总结故宫梁枋彩画的特点,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礼仪制
随着我国民航运输业的快速发展,空域资源日益紧张,尤其是发生恶劣天气和重大事件时,可用空域资源将会急剧减少,继而导致航班延误、旅客滞留和航班取消,引起严重的经济损失和较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