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企业的发展,所有权和经营权逐步分离已经成为主流趋势。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之下,使得企业在经营效率和专业性方面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与此同时,委托代理所衍生的问题也应运而生。股东与经营者两者之间如何达成利益共识,是现代企业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美国在上世纪30年代诞生了股权激励,通过数十年不断实践与发展,其已成为了解决委托代理及其衍生问题最重要的方法之一。2006年我国发布了第一份针对上市公司有关股权激励的指导文件——《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这被视为我国股权改革的开端。从股改至今,股权激励在中国已经有了十多年的实践经验。随着国民经济的腾飞,股权激励在我国企业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股权激励确实可以给企业带来一些影响,然而,股权激励究竟能否提高了公司的业绩,它的实施能给企业带来怎样的效果,仍然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基于代理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等理论基础,选择近年来热门的公司治理模式——股权激励,运用规范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梳理了相关资料文献,以—家中小型民营高新技术企业Y公司作为主体来研究其实施股权激励的效用。以Y公司股权激励的实施动因作为切入点,分要素阐述研究了 Y公司的股权激励方案。然后对Y公司财务效果及非财务效果进行分析,可以看出Y公司在实施股权激励后,经营业绩大幅上升,各项指标呈良性发展,创新能力逐年提高。表明Y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带来的是正面效应。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绪论,介绍了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梳理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并点出本文的创新和不足。第二章介绍了股权激励的相关理论,包括其概念、模式、理论基础及股权激励效果的评价方法。第三章介绍了 Y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动因及具体实施方案。首先对Y公司进行简要的介绍;然后分析了 Y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动因;最后按要素详细介绍了 Y公司股权激励的实施方案。第四章分析了 Y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效果,包括财务效果和非财务效果,并对实施效果进行了总结。第五章分析了 Y公司成功实施股权激励得出的启示。最后一章是本文的研究结论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