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高内相乳液模版法(PolyHIPE)制备的多孔材料由于具有连通的开孔结构、精确可控的孔径及其分布,高的孔隙率、极大的比表面积等的优点,在分离、催化、医药以及生物组织工程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本论文设计合成了一种可进行自由基聚合的聚乳酸大分子单体,配合高内相乳液组成设计,制备了一系列具有特殊形状记忆功能的可降解polyHIPEs,并通过单体组成对其响应温度实现了调控;除此以外,分别应用聚乳酸纤维、两亲性嵌段共聚物以及烷氧基硅烷单体等,对polyHIPE的改性研究做了一定探索。本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通过乳酸和1,4-丁二醇的熔融共缩聚,合成了分子链两端带羟基的聚乳酸二醇(PLA-diol)寡聚物,然后利用酯化法用丙烯酸对端羟基封端,制备了两端含可聚合双键的聚乳酸大分子单体(PLA-MM),并用核磁共振以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2、以含氟单体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TFEMA)和丙烯酸-2-乙基己酯(EHA)与PLA-MM作为单体相(油相),以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为交联剂,在乳化剂含量为单体相20wt%、油相水相质量比比为2:8的条件下,实现了polyHIPE的稳定制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机械分析(TMA),动态热机械分析(DMA)分别对polyHIPEs的孔结构、热性能以及形状记忆功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LA-MM和EHA的含量会影响polyHIPEs的泡孔直径以及玻璃化转变温度(Tg)。应用PLA-MM合成的polyHIPE表现出热致形状记忆泡沫特性,在加热条件下其显示出几乎100%的形状回复,同时具有了98%以上形状固定率和良好的孔结构保持性。通过改变油相单体组成,所制备的polyHIPE的回复温度可以在24℃~108℃之间调节。除此以外,PLA-MM的引入使polyHIPE具备可降解性,并用加速降解试验研究了PLA-MM在单体相中的含量对polyHIPE降解速度的影响。3、分别用聚乳酸纤维、PMAA-b-PBA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和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对polyHIPE进行改性研究。结果表明,相比未增强polyHIPE而言,使用可降解聚乳酸纤维增强的polyHIPEs具有更好的尺寸稳定性,完整清晰的孔结构以及较高模量。但是对热稳定性却没有影响;以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取代乳化剂span80,当其含量以及水相pH值合适时,成功制备了孔径较大且为闭孔结构的polyHIPEs;通过改性单体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引入,得到的有机无机杂化结构可以大幅度提高polyHIPEs的机械性能。对高硅烷用量下制备的polyHIPE进行高温煅烧,可以得到无机多孔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