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站间距合理设置研究

来源 :兰州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tai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城市公共交通的研究备受关注。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的骨干,在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轨道交通站点设置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着轨道交通能否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国内外学者关于城市合理的平均站间距已经做出了大量研究,然而计算出的平均站间距在实际布设站点时并不能很好的起到指导作用。为此,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轨道交通基于城市规模的站间距模型研究。首先,在总结国内外关于轨道交通站间距理论的基础上,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的作用及站点的分类,对站间距特性及站间距的设置对线路建设成本的影响进行分析,对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站间距进行对比分析,然后对影响轨道交通站点分布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其次,对城市布局形式进行了分类讨论,根据城市的外轮廓形状,将城市分为圆形城市、椭圆形城市和矩形城市三类,对三类城市分别建立城市半径求解公式。然后对我国适合建立轨道交通的城市进行分析,建立了基于城市规模的平均站间距模型,分析灵敏度系数对模型的影响,确定灵敏度系数的求解表达式。从而求解出不同等级不同形状城市的平均站间距模型。然后,将轨道交通的站点分为三个等级,再根据基于城市规模确定的轨道交通平均站间距,以及线路的长度,确定轨道交通线路合理的站点数。然后将轨道交通线路划分为障碍区和纯净区,纯净区又细分为可行区和连接区。然后根据轨道交通线路上是否有一级站点和二级站点,将站间距模型分为四种情况在可行区域中进行分析求解。先求解优先级较高的站点的位置,然后优先级较高的站点将线路分成若干段,在每一段上求解下一优先级的站点。最后,以长春市轻轨4号线为例,运用第三章提出的基于城市规模的轨道交通平均站间距模型分析长春市适宜的轨道交通平均站间距。运用第四章提出的站间距模型对轻轨4号线进行了站点布置分析。然后将模型的计算结果和轻轨4号线已经布设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定性分析了站点位置的差别,又从高峰小数运能和列车动力利用率两个技术指标进行了定量分析说明。通过实例验证了本文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COPD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乌体林斯治疗COPD的作用机制。方法:10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在我院体检的健康成人50例作为健康体检组。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肌皮瓣修复颌面部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6例上颌骨恶性肿瘤患者行上颌骨扩大根治术,上颌骨组织大面积缺损用股前外侧肌皮瓣修复,切取的肌皮瓣长9.0~11.0
本文通过检测肺癌患者、良性肺疾病患者和正常人三组人群血清中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细胞角蛋白19片断(CYFRA21-1)的差异,以探讨血清肿瘤标
文献报告,CEA分泌受胚胎组织的相关基因调控,当某种肿瘤细胞的基因调控受到损伤后能重新启动有关胎儿蛋白的合成,致使肿瘤患者体液中的CEA水平升高。VEGF是近几年来发现的一种促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病(HDCP)患者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PLA)表达百分率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38例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妊娠期高血压病组)、30例正常妊娠晚期
目的:探讨血清免疫球蛋白(Ig)、轻链(κ、λ)的含量测定对多发性骨髓瘤(MM)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速率散射比浊法。结果:39例MM的初诊患者,Ig测定结果显示,IgG型27例,占69.2%,IgG含量(6
<正>体表肿物术后由于伤口护理的问题,有部分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甚至裂开等并发症,给患者带来痛苦。同时,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美容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都希望切口瘢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