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间质干细胞向脑胶质瘤趋化迁移机制的实验研究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lker2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从骨髓组织中分离培养骨髓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并进行纯化和鉴定从而获得可靠的MSCs细胞株;研究MSCs向胶质瘤细胞趋化迁移的能力、胶质瘤细胞对MSCs细胞表型的影响、PDGF在MSCs向胶质瘤定向迁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1)采用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分离培养大鼠和人MSCs,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与排列方式,流式细胞仪鉴定MSCs细胞表面标志物,MTT法测定细胞细胞生长曲线。(2)利用Transwell体外趋化迁移模型评估MSCs向胶质瘤细胞趋化迁移能力。(3)大鼠MSCs分别与C6胶质瘤细胞共培养和利用C6胶质瘤细胞条件培养基进行诱导培养,倒置显微镜观察上述方法培养后MSCs的形态学变化,细胞免疫荧光染色上述培养后MSCs细胞表型的改变。(4) RT-PCR检测MSCs细胞PDGF受体PDGFR-α和PDGFR-β的表达情况。(5)利用Transwell细胞迁移模型,观察PDGF是否具有吸引MSCs定向迁移能力、不同浓度PDGF对MSCs定向迁移能力的影响、PDGF在MSCs趋胶质瘤性迁移过程中的作用。结果(1)在大鼠和人骨髓中均成功分离出MSCs,细胞为长梭形,呈典型的漩涡状排列,大鼠MSCs细胞表面标志物:CD90、CD105呈阳性表达,人MSCs细胞表面标志物:CD44、CD90呈阳性表达,CD34、CD45呈阴性表达。MTT法检测结果显示不同代细胞的增殖特性相似,传代第3天进入指数增长期,随着传代细胞的生长状况有衰减趋势。(2) Transwell体外趋化迁移模型证实胶质瘤细胞培养上清具有吸引MSCs定向迁移作用。(3)细胞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与胶质瘤细胞共培养或经胶质瘤条件培养基诱导培养后,MSCs表达血管内皮细胞标志物Ⅷ和KDR。(4)RT-PCR检测表明人MSCs细胞表达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α和PDGFR-β。(5)体外趋化迁移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PDGF吸引MSCs迁移的细胞数均较空白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而且浓度越大,迁移的细胞数越多(P<0.05);U87胶质瘤细胞培养上清能够吸引MSCs定向迁移,迁移细胞数明显多于空白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U87胶质瘤细胞培养上清内加入PDGF抗体后MSCs定向迁移能力明显减弱(P<0.05),但仍强于空白对照组。结论(1)通过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可以获得较为纯化的MSCs细胞株,并且可以通过液氮冻存保存细胞,不同代MSCs具有相似的增殖周期。(2)胶质瘤细胞培养上清具有吸引MSCs发生定向迁移的作用。(3)胶质瘤细胞分泌可溶性细胞因子诱导MSCs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样细胞,可能参与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这也可能是MSCs趋胶质瘤性迁移机制之一。(4) MSCs表达PDGF的受体,PDGF与其受体相互作用,以浓度依赖方式吸引MSCs定向迁移。PDGF在MSCs向胶质瘤选择性迁移过程中发挥“趋化因子样”作用。
其他文献
基于凸极效应,注入高频电压信号,从高频电流响应信号中解调出转子位置信息,实现电机的无位置传感器运行。基于旋转信号和脉振信号的两种高频注入法的原理介绍,综述了交叉饱和
电极丝振动状态是影响往复走丝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要保证加工质量,提高切割效率,就要限制电极丝的振动。电极丝的振动是一种复杂的组合型振动,既有高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迈上新的台阶,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了举世瞩目的巨大转变。我国为了拉近与发达国家生产和制造工业的距离那就需要严格控制生产过程的的产品质
事业单位是我国重要的社会组织之一,随着我国新形势下事业单位改革步伐的推进,薪酬管理方面暴露了较多的问题,而薪酬激励有效与否则又直接影响事业单位对人才的吸引和保留,关
单纯疱疹病毒(HSV)糖蛋白G-1和G-2可引起型特异性抗体应答,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血清学试验可精确区分HSV-1和HSV-2感染,用于确诊生殖器疱疹,识别非典型患者、无症状病原携带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