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品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泉,是企业保持核心竞争优势的不竭动力,知识生产力作用于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是促进企业绩效的重要力量。研发资本的利用和开发,研发活动产生的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是提升企业价值的重要资源。技术创新产生的研发成果,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有效促进了企业经营绩效的增长,与此同时,销售业绩和市场价值的提升也促进了企业的研发热情和投资研发活动的积极性。企业研发活动形成的创新能力是第一生产要素,对其他信息技术要素起到乘数放大效用,企业生产力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体现在研发水平和科技进步中。信息技术产业是一门对技术依赖性较大,带有高科技性质的服务性产业,信息技术的生产、加工和传播都需要研发投入的支持。信息技术行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促进科研水平进步是信息技术产业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结合我国信息技术上市公司经济特征和研发现状,分析了研发支出费用与企业经营绩效的相关关系,选取研发支出强度、研发支出强度二次项作为解释变量,总资产净利率(盈利能力指标)作为被解释变量,营业收入增长率、资产负债率、无形资产净额(选择无形资产净额代替资产总量,是考虑到信息技术行业存在较大比重的知识资本)和总资产周转率作为控制变量,建立数量关系,构建出研发支出费用化和企业经营绩效的回归模型,并对其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论表明:研发支出对当期总资产净利率具有正效应,研发费用虽然会增加经营成本,对当期净利润产生不利影响,但研发活动的成功能带来更大的经营绩效;然而,研发投资的规模不是无限度增长的,通过拓展性检验可得:研发支出对本期经营绩效具有倒“U”型效应影响,即研发投入存在适度的规模,在超过拐点处,过多的研发投入会给企业经营带来负担。因此,信息技术企业可以发挥研发投资在企业价值中的积极作用,将研发成果运用于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同时,要注意发挥研发投资的规模效益,根据销售业绩和经营状况合理安排研发活动,降低过高研发成本增加经营负担的可能性;最后,信息技术作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突出代表,对研究整个市场经济的产业结构和发展动向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