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视觉形象的动态视觉表达研究

来源 :景德镇陶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2457138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移动终端的广泛普及和大众审美水平的不断提升,动态视觉设计逐渐成为品牌视觉形象宣传的主流形式之一。在信息数字化传播的大趋势下,品牌形象宣传的传统途径和设计形式已经无法满足受众群体的审美需求。新媒体不仅丰富了信息传播媒介的表现形式提高了信息的传播效率,也为品牌的视觉形象设计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催生了动态视觉设计的不断发展。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作为景德镇陶瓷文化历史的重要载体,肩负着传承陶瓷传统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的历史使命和任务,是景德镇对外宣传的主要途径之一。通过笔者的现场考察,发现博物馆的视觉形象构建任然存在诸多问题,如形象标识应用混乱、形象宣传形式单一、媒体宣传力度不足等等问题,对博物馆的品牌形象及陶瓷文化的宣传效果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从新媒体动态视觉设计的角度切入,了解动态视觉设计的时代趋势,分析动态视觉设计对品牌视觉形象的作用,总结博物馆视觉形象的动态视觉设计的规律和方法,针对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的地域性文化特征及独特的文化内涵来进行设计实践,力求改变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品牌形象宣传不足的困境,对其品牌视觉形象的建设和陶瓷文化内涵的宣传提供新的思路和实践参考。
其他文献
茶具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人人都不可或缺的器皿。从人类文明之初,日用陶瓷、人与物的关系以及社会发展对人类审美的影响就可以见证历史的变迁。工艺和装饰直接体现在器物上,有很多现有的资料需要被整理。一个国家文化追求的方向、经济发展的程度和世界形势的变化可以通过茶具装饰的主题直接反映,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1966-1976年有着敏感而特殊的政治历史性。“特殊”时期的茶具装饰主题代表了中央政府的思想和审美取向,充
中国古代陶瓷是我国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质朴淡雅的青瓷更是我国发明最早、使用最广泛、流传最悠久的颜色釉瓷。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赋予青瓷的文化意境和科技内涵日益丰富。数十种传统青瓷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区分青瓷的方法也一直是热门的研究课题,从传统目测法到现代科学测试法如光谱分析、色度值比对等,但都未能系统地将数十种青瓷进行详尽的分类。本文使用拍摄及出版条件尽可能相同的图片标本对青瓷的颜色进行色度信
清代景德镇御窑生产达到了高峰,以督陶官姓氏命名的窑口也相继出现,“臧窑”便是这一现象的开端,具有关键的阶段意义。而唐英督陶期间的“唐窑”可谓是清代御窑厂的黄金时期。笔者将从艺术风格与陶冶理念两个方面,对“臧窑”和“唐窑”进行差异研究。本文以清代“臧窑”与“唐窑”为研究对象,结合清代相关古籍文献以及图像资料,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展开研究。从”臧窑“与”唐窑“陶瓷的装饰手法和造型工艺进行对比,得出产生风
本文主要在清代主流花鸟绘画艺术的发展和清代御窑生产的大背景下,对清代官窑花鸟装饰进行初步研究。针对清代陶瓷花鸟装饰的资料进行梳理,选取清代陶瓷花鸟装饰最具有代表性和反差性的雍正和慈禧时期的官窑瓷器进行比较研究。在立足于当前文物的基础上,围绕相关的文献资料,对二者的官窑花鸟装饰的造型、构图、色彩、表现形式、艺术特点等多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并运用中国传统美学和清代花鸟绘画艺术理论以及相对应的陶瓷图案装饰
唐代繁荣的经济环境,自信开放的社会思想,造就了唐人感性的心理特征,使他们对生活的美好具有更为细腻的感知,让唐代的陶瓷艺术呈现出如诗歌般的情趣化色彩。长沙窑陶瓷注重观察人们的精神需求并将趣味、情感、品味等融入陶瓷生产,满足了人们物质与精神的双重需求,开创了彩瓷时代的肇端。本文从长沙窑陶瓷艺术情感角度出发,结合时代背景、人文思想、民俗文化对其陶瓷的造型特征、装饰手法、审美情趣进行具体分析,梳理归纳了长
陶瓷仕女图最早见于唐代长沙窑,在明代中期,随着海上贸易的往来,陶瓷仕女图走向繁荣。陶瓷仕女图从艺术的层面上体现了明代兼容并包的文化表征,然而其间又折射出当时的器物表征、民俗文化表征、审美价值观念等。本文主要以明代陶瓷仕女图为研究对象,从其历史文化背景及其演变,分析陶瓷仕女图在明代盛行的原因,并以此为切入点,分别从陶瓷仕女图所从属的器物文化特质,审美特征、世俗文化传统、经济与政治的影响等多方视角,研
中国作为有着千年文化传承的文明大国,时间洗炼出了无数文化精粹,而为了保护和发展这些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运而生。但在现代化社会快速发展时,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因此,非物质文化文明的结构和载体需要重新考量,将传统与现代良性结合,对接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生活审美,使二者融合相生,达到现代与传统、艺术与生活的巧妙平衡,为传统文明焕发全新的生命力。本论文首先通过将非物质文化
在当代快节奏的生活背景下,相比外表华丽复杂的首饰,人们更加喜爱简单且能使内心平静的首饰。虽然市场上的首饰材料多为金银珠宝类,但陶瓷首饰也开始大量涌现在市场上,并且由于陶瓷质地温润,颇受消费者的喜爱。陶瓷最早是从陶慢慢演变成瓷,经历了千年的打磨才形成了温润又坚硬的质地,它不能像宝石那样可以精雕细琢,也不像金属般可塑造性强,但由于材质特殊制作出来的首饰反而有更多的优点和包容性。陶瓷首饰的特殊材质和工艺
山西平定窑又称“西窑”,是山西古老的窑场之一,位于我国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境内。其烧制的器物以特殊的材质,复杂的烧制工艺,古朴自然的艺术风格而著称,砂器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器物之一。砂器是介于陶与瓷之间,有着接近瓷器的烧制温度,也有陶的质感特征,又称为炻器。本文以山西平定窑砂器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其传统工艺技法,装饰特征等方面进行探析,思考怎样将砂器的传统文化元素运用到现代砂器的设计制作中。通过文献及
目的:探讨延边地区肺癌患者在不同年龄段的临床及病理特征,为本地区肺癌的早期发现提供临床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6年12月在延边大学附属医院确诊的肺癌患者1356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将年龄段划分为≤44岁为青年组,45-59岁为中年组,≥60岁为老年组。比较分析不同年龄组的性别、民族、吸烟史、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合并症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