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供应商是制造企业重要的战略资源,如何有效地管理供应商一直是供应链管理和联盟管理的重要话题。供应商组合被定义为以制造企业为中心的一组核心供应商,该视角允许本文整体地考察制造企业社会控制在供应商组合价值共创过程中的有效性。本文以供应商组合为分析单位,从供应商组合构成的两个维度:关系强度和成员属性出发,研究了制造企业如何通过社会控制有效地管理其供应商组合,以促进供应商组合成员的良好互动,进而使自身获得好的绩效。围绕关系强度维度,本文研究了制造企业差异化社会控制对制造企业绩效的影响。制造企业差异化社会控制指的是制造企业在管理不同供应商关系时,依赖的社会力量强度的差异程度。基于128家中国制造企业的研究结果表明:1)制造企业供应商组合的差异化社会控制负向影响制造企业的绩效;2)这种负向影响在较高需求不确定的环境下会被增强;3)而在较高技术不确定的环境下会被减弱。通过考察制造企业差异化社会控制对其绩效的影响,该研究把社会控制研究从制造企业-供应商二元关系的分析水平延伸到制造企业供应商组合的分析水平,从而响应了文献中关于采用整体视角考察社会控制有效性的呼吁。围绕着成员属性维度,本文首先识别了中国制度环境下的两种竞争性制度逻辑:政府主导的制度逻辑和市场主导的制度逻辑,并分析了它们向制造企业施加的冲突性制度需求。其次,本文研究了制造企业跨制度社会控制对其绩效的影响。制造企业跨制度社会控制指的是制造企业与不同制度属性供应商建立的社会控制关系强度。该变量值越大,表明制造企业与不同制度属性供应商同时建立了较高程度的社会控制关系。基于126家中国制造企业的研究结果表明:1)制造企业的跨制度社会控制将正向影响制造企业的绩效:2)这种正向影响在较高的制度逻辑权势不平衡环境下会被减弱;3)而在较高的行业竞争强度环境下会被增强。通过考察制造企业跨制度社会控制对其绩效的影响,该研究把组织应对冲突性制度需求从混合组织视角和组织身份视角,延伸到关系管理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