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末民初是中国政治与社会走向近代化的重要阶段,期间,两千多年的专制皇权制度走向终结,民主共和上升为国家意志,不同阶层的新兴社会群体在此背景下产生成长,进而成为影响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近代学生群体是其中最为活跃的力量,他们既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又是时代变迁的助推者,成为国家与社会意识传导的桥梁。本文主要以清末民初山西新式学生群体参与山西两次矿权斗争为核心内容,以学生运动之视角考察山西矿权斗争的历史过程,直观呈现在地方利权斗争中新式学生群体从课堂走向社会,成为参与社会变革重要力量的过程,进而分析其在清末民初山西矿权斗争中的作用及其原因。全文共分为六部分,以历史因果逻辑顺序安排文章结构,具体内容如下:引言部分,阐述了学生群体和学生运动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介绍了国内外关于学生运动的研究动态及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第一部分,介绍了山西新式学生群体的产生以及在他们与传统士子相比,所具有的“新意”,即其知识体系与结构框架的变化。清末,在国家权威失落、民族文化产生认同危机的背景下,西学在中国教育机体上着陆,新式学生群体由此而生。在清末社会急待变革、西方的科技文明成为当时社会的新追崇,新一代学生群体本身就是时代求变之产物,成为国家和社会变革所需要的新生代力量。第二部分,以学生运动的视角展现争矿运动的历史过程,着重考察新式学生群体与争矿运动的开展及演进之关系。清末轰轰烈烈的山西争矿运动拉开了山西学生运动的序幕,学生为声援地方士绅的护矿行为奔走宣传,集会示威,推波助澜,并几次推动争矿运动走向高潮。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民国阎氏政权初建时期,山西学生针对袁世凯的《矿业条例》而发起的晋矿归公运动。本段对其进行晋矿公有的实践活动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与阐述。晋矿归公运动中新式学生群体进行了一系列旨在促进“矿产公有”的行为,后终于迫使省议会设立“晋矿公有临时管理处”,然其结果至此为止,实际并未达其根本之效。后对山西学生在争矿运动与晋矿归公运动中的具体诉求、实践方式以及实践结果做了对比分析。第四部分,重点分析了山西新式学生群体在争矿运动中的作用及其原因,闸述了在此过程中学生群体的自我突破。同时,亦对晋矿归公运动中山西新式学生群体表现出的幼稚性做了判析。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综合与总结,认为山西新式学生群体是时代和社会求变的产物,也是山西近代社会变革的助推者。学生在清末民初完成了近代化价值意识的基本转变,成为推动山西近代化潮流的社会力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