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帝被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围绕黄帝创造中华文明的传说故事仍延绵流传。与中国黄帝形象类似的天照大神,在日本国内同样受到崇高礼遇,被奉为日本的皇祖神。从古至今,不同时代、不同情境下的黄帝和天照大神形象,已在两国文化语境中延续千年。中日两国同处东亚文化圈,祖先形象却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作为天照大神的后代,天皇以“现人神”的身份继续出现在民众视野;而黄帝作为一个虚拟形象,如今只存在于国人的想象中。本文试图通过勾勒黄帝与天照大神不同时代语境中的建构过程,在植根两国固有历史文化因素的基础上,挖掘形象背后的历史形成机制,依此来探究黄帝与天照大神崇拜在两国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意义。本文正文部分由四个章节构成,以黄帝和天照大神形象从古代到现代的转变过程为主线,为突出社会转型期对两者形象建构的影响,试将其纳入长时段的逻辑视野中考察。前三章以历时性维度为观察点,梳理两者形象的历史形成过程。第四章从共时性维度出发,呈现其在王朝时代和民族国家建设时代的政治意义。同时,关照两国不同文化土壤上造就的祖先形象何以有人格与神格之分,以及以祖先建构为主题的两国间的交流互动对当下中日民族关系的启发。从长时段角度看,同为原始社会祖先形象的黄帝与天照大神,随着历史演进分别被赋予古代帝王祖先和近代全民共祖的不同意义,这种转变背后是时代语境转换下的政治操作。本文认为,两者纵向的历时性的祖先形象产生差异的原因,是根据社会转型期精神意识层面的需求不同而产生。横向的共时性形象差异的生成,源自两国各自文化土壤上成长起来的社会结构差异。当中穿插的两国间的文明互动,表现出时代转换背景下的东亚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