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人简史》(1-2章)英汉翻译实践报告

来源 :内蒙古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eichunxing8906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由于技术的不断革新,机器翻译取得显著发展。随着翻译技术的普遍应用,译后编辑成为翻译行业发展的重点。“机器翻译+计算机辅助翻译+译后编辑”的翻译模式在英汉翻译实践中能提高翻译效率,发挥质量控制的优势。本篇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运用该模式以实现高效和高质量的翻译。本次翻译实践运用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MemoQ对原文进行处理。翻译实践原文选自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讲师乔治·莱恩(George Lane)所著的《蒙古人简史》(A Short History of the Mongols,2018)的引言、第一章和第二章,共计19743字。译文共计26347字。选取章节主要讲述了草原各部落的历史,涉及习俗、女性、宗教等方面,以及成吉思汗称霸草原的过程。原文是蒙古史学专著,涵盖大量蒙古人名、地名、族名,语言风格严谨,因此翻译起来具有一定难度。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难点主要体现在词汇、句法和文本层面。词汇层面的难点体现在语义模糊、词性误译和史实信息缺失;句法层面的难点包括词序不当、复合句误译;文本层面的难点体现在语篇衔接的缺失、重复。针对上述难点,本翻译实践报告运用“机器翻译+计算机辅助翻译+译后编辑”模式,以翻译自动化协会(TAUS)的译后编辑准则为指导,采用以下译后编辑的方法加以解决:(1)替换法、文内解释法、补充法、词性转换法;(2)倒置法、增译法、句式重构法;(3)复现法和省略法。本篇实践报告通过该翻译模式对蒙古史学专著的汉译,提出史学专著类文本不能完全依赖机器翻译而重在译后编辑,总结了“机器翻译+计算机辅助翻译+译后编辑”的优势、主要成果和局限性,希望对史学专著类文本的译后编辑方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其他文献
电力变压器的安装调试运行必须遵循施工顺序和操作方法,达到现行的国家标准和验收规范的规定,方可运行生产。
目的:本次的研究目的是通过中药治疗蛋白尿观察慢性肾脏病(CKD)3b-5期患者的病情进展情况,探究CKD进展的相关因素,分析实验数据的变化和临床症状的改变,客观而科学地评估中药
石油企业的持续发展,需要构建一个发布各类企业信息的共享平台,即打造企业的门户网站,利用这种统一的管理方式,不但能够极大的增强石油企业各类重要信息的安全性,而且还对石